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按军功授予爵位,可见该制度仍然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军功授爵制度,与平民参政问题无关,排除C;实行军功授爵,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

2.战国时代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 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答案〗D

〖解析〗

战国时代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上计”等官员的选拔及监督、考核与赏罚制度,说明当时政治设计的制度化,故选D;任命制和俸禄制打破了世族世官制,排除A;战国时期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制度,B项中“加强”表述错误,排除;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3.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这些做法()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 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据题意可知,春秋时期,许多出身低微的人才担任了高官,这就打破了之前的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项正确,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并不能体现维护家国一体和导致周天子权威衰落,排除AD项。故选C项。

4.《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

A.蕴含人文精神 B.折射出礼崩乐坏

C.反对世卿世禄 D.属于无神论学说

〖答案〗A

〖解析〗

“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凝结着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蕴含人文精神,故选A项;礼崩乐坏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三不朽”蕴含人文精神,看不出反对世卿世禄,排除C项;无神论指一种否认、否定、不相信神明存在的信念,排除D项。

5.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规定,国中“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考核合格后就能参与政事。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击了贵族特权

C.加剧了诸侯混战 D.瓦解了传统秩序

〖答案〗B

〖解析〗

齐国管仲改革,慈孝、聪慧质仁、有拳勇股肱之力的人都可以通过乡长推荐的途径,参与政事,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一些有品德、才能的人才,打击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故选B;中央集权指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选拔人才的改革与诸侯混战无关,排除C;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6.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三公分工明确 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答案〗C

〖解析〗

秦始皇在全国三十六郡的长官设置上,仿效中央政府,用“守”、“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地方民政、兵事和监察,反映出秦朝时期,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三公分工明确,C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制度创立无关,A项错误;三省彼此牵制监督是隋唐时期才有的政治特色,B项错误;秦朝时期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地方自主权力受到了限制,D项错误。

7.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A.形成了制约机制 B.杜绝了吏治腐败

C.实现了权力集中关系 D.避免了裙带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郡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