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翰林学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翰林学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翰林学堂复读学校中复第三次月考试题

化学学科

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Cl-35.5,K-39,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3.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4.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5个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达芦那韦发生反应只能生成碳、氢的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空气、水银 B.化合物:氢气、氯化钠

C.氧化物:氧化钾、一氧化碳 D.混合物:自来水、冰水混合物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井河水经过滤后得到纯净水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D.使用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

C.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小

D.金刚石的构成粒子是原子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C(Cu):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B.CO(O2):点燃

C.C(MnO2):加入足量双氧水 D.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10.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④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以上不需要做的实验是③

C.设计②和④的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验二氧化碳 B.监控气体的流速

C.收集氢气 D.取5.5毫升液体

1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水在0°C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食物变质,是因为食物中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质量

B.示意图中的生成物既有化合物又有单质

C.参加反应的分子总数是生成的分子总数的2倍

D.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一种单质分子

14.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对比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成分

空气样品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的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不含CO2,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B

鉴定甲烷的组成

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甲烷一定含有氢元素

C

氢气验纯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净

D

倾倒二氧化碳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只能证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是指将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1)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