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诗歌分界线古体诗近体诗歌行吟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绝句律诗白话写诗;不受格律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五四古典诗歌现代新诗唐代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元曲现代新诗宋词
题解沁园春沙长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词牌名题目
古典诗歌现代新诗基础知识:词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古典诗歌现代新诗基础知识:词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个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词有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称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单元导读“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第一单元·单元导语思考:为什么要将“青春的价值”作为第一单元主题?
导入读毛泽东的诗词就容易想起梁启超赞誉陆游的诗句:“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一辈子怀收复失地之愿,至死不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诗句只适合关东大汉执铁板铜牙,慷慨淋漓方尽其本色。读毛泽东的诗词也多有此种感觉。
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学习任务一:走进名人;感悟青春力量
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走进毛泽东——少怀壮志;意气风发
写作背景1925年秋,毛泽东32岁时所做。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残酷的现实,当时一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学习任务二: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总结:看“我”之景,抒“我”之情。所以要关注行文背后强大的存在——“我”,即“独立者”。“我”=“独立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这几句的顺序和我们平常表达的习惯有所不同,你能尝试调整一下吗?诗人为什么采用倒装的语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倒装一般是为了强调。词人这样写,强调了“独立”一词,突出深秋江畔独自沉思的伟人形象。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思考:“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