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局部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上颌动脉:伴随下方的上

颌静脉,贴邻下颌骨髁突颈部的深

面向前走行,越过翼外肌浅面(少

数在深面),经翼外肌两头间进翼

腭窝。第31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上颌动脉有关的几个临床问题:⑴作颞颌关节成形术或髁突切除术时,应注意保护髁突颈部深面通行的上颌动脉;⑵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时,可能伤及上颌动脉;⑶上颌骨切除时,可在翼外肌二头之间显露和结扎上颌动脉,以代替结扎颈外动脉;⑷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时,距翼突上颌缝近(约5mm),手术分离该缝时,勿伤及上颌动脉第32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与翼外肌关系密切,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即位于翼外肌深面,几乎立即分支:⑴颞深前、后神经、咬肌神经→翼外肌上缘穿出→颞肌、咬肌;⑵颊神经→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舌神经前方→颊部皮肤、粘膜及颊侧牙龈;⑶舌神经→翼内肌表面→下牙槽神经的前方和稍内侧,鼓索在离卵圆孔附近进入舌神经→口腔粘膜深面→舌下腺、舌侧牙龈及舌粘膜;第33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⑷下牙槽神经→翼外肌下缘→翼颌间隙,后方有同名动脉和静脉伴行→翼内肌外侧面→下颌孔→下颌管→下颌牙齿、牙周膜、牙槽骨等;⑸下颌舌骨神经:下牙槽神经在进入下颌孔之前发出→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⑹耳颞神经→向后→翼外肌、髁突颈部的深面→腮腺→额、顶皮肤;⑺下颌神经的深面有耳神经节,舌咽神经支配腮腺的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第34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口腔一、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OralCavity)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一个多功能的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语音和呼吸等生理机能。第35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口腔前庭及其解剖结构

1、口腔前庭2、表面解剖标志口腔前庭沟腮腺导管口上、下唇系带磨牙后区颊系带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第36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7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8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固有口腔及其解剖结构1、固有口腔2、解剖标志牙冠、牙列或牙弓牙槽突腭部(切牙乳头和腭大孔)舌(乳头、系带)口底(舌下肉阜)第39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40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口腔的组织器官(一)唇第41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42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关于颌面部局部解剖。面部,又称颜面部,指上起发际,

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

之间的部位。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口腔临床的范围已由面中1/3、面下1/3向面上1/3和颅部拓宽和加深。面部为人体经常外露的部位,是外形美的重要代表区之一和敏感部位,在功能、形态及外观上均具有重要意义第2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1.面部水平比例指面部长度的比例,即三停,又可分为:(1)大三停: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眼、鼻位于面中1/3,口腔位于面下1/3。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面上1/3及面中1/3比例失调;牙颌面畸形主要为面中1/3及面下1/3比例异常。第3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上点(颏唇沟正中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下1/3分为三个基本相等部分,其中上1/3为上唇高度,下2/3为下唇及颏的高度。男性上唇约24mm,下唇及颏约50mm,女性少4mm。(3)侧三停:以耳屏中心为顶点,分别向发际中点、眉间点、鼻尖点和颏前点做连线,形成三个夹角,其夹角差小于10°则符合颜面美的要求。第4页,共4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一)面部分区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各区:1.眶区:四周以眶缘为界,为视器所在。2.鼻区:上界鼻根点,下界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连线,为鼻所在。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为唇面沟,下以颏唇沟与颏区分界,为口所在。4.颏区:上界为颏唇沟,两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