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一、试验目的:
令狐采学
1、理解冰的熔解热测量试验的设计原理及试验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2、把握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比熔解热的。
3、学会用图解法估量和消退系统散热损失的修正方法。
4、生疏数字温度计及水银温度计的使用。
二、试验原理:
单位质量的固体物质在熔点时从固态全部变成液态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熔解热,一般用L来表示。
试验时将质量为m1克0℃的冰投入盛有m2克T1℃水的量热器内筒中,设冰全部熔解为水后平衡温度为T2℃,设量热器内筒、搅拌器的质量分别为m3、m4,其比热容分别为C1、C2和水的比热容为C0。依据混合量热法的原理,冰全部熔解为同温度〔0℃〕的水以及其从0℃升到T2℃过程中所吸取的热量等于其余局部〔水m1、量热器内筒m3、搅拌器m4〕从温度T1℃降到T2℃时所放出的热量,有
(mc?mc
mc)(T?T)?mL?mTC
-----------------(1)
20 31
42 1 2 1
12 0
冰的熔解热的试验公式为
1L? (mc
1
mc?mc)(T?T)?TC
----------------(2)
m 20
1
31 42 1 2 2 0
式中水的比热容C0=4.18×103J/kg℃。
本试验“热学系统”依据混合量热法测量冰的熔解热,必需在系统与外界绝热的条件下进展试验。为了满足此条件,从试验装置、测量方法和试验操作等方面尽量削减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但由于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与外界完全没有热交换,因此,必需争论如何削减热量交换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也就是在试验中,要进展散热修正,使系统的散热与吸热相互抵消。
牛顿冷却定律指出,当系统与环境的温度差不大〔不超过10~15℃〕时,单位时间内该系统与四周交换的热量q
t
近似与温度差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q ? k(T ? T )
t 0
式中T为系统的温度,T0为环境的温度,k为散热系数,只与系统本身的性质有关。
由此可知,用混合量热法测冰的熔解热时,应尽量让室温处在水的初、终温之间,使系统向外界吸、放的热量
根本抵消。在试验过程中,从混合前一段时间到混合后一段时间均登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绘制T-t曲线,如图(1)中的实线局部。图中T1约为B点对应的水的初温,T2约为C点对应的系统平衡温度,我们用眼睛估寻一个温度?,由它对应的G点绘制一条EGF直线平行于T轴,它与BGC线组成两个小面积BGE和CGF。估寻的原则是这两个小面积相等。
)
0C 50
度( A
温 B
T1 E
40
30
?” G
20
D
C
T2 F
10 0 2 4
6 8 10 时间(min)
图1 温度-时间曲线
图(1)中由T1降温到?”过程是系统向环境散热:q
散
??G
tt
t
B
k(T ??)dt
温度从?”降到T2过程是系统从环境吸热。q
吸
??tct
k(T ?? )dt
G
q 和q 正是上述两个小面积,他们相等时便使交换的总热量正好为零。应当指出,由于冰块越溶越小,外表
吸 散
积也变小,交换热量速度变慢,所以T-t曲线上的BC段明显地不是直线,其斜率越来越小。本试验对温度的测量承受精度为1℃的水银温度计和数字万用表测温档。
三、试验仪器:保温杯一只、数字万用表、水银温度计、湿度计一只,药物分析天平1台〔最小分度值2克〕,吸水纸、水、冰足量、电子秒表一只。
四、试验内容和步骤:冰的比熔解热的测量
用冰箱制备0℃的冰
对纯冰的质量和水的初温、水的质量的初步考虑
使水的初温比室温高约10℃~15℃,水的终温应比室温低。要求初温、终温各自与室温确实定差值大致相等。试验时,尚需留意水的终温不能低于当时的露点,否则四周的水汽将会分散在量热器内筒的外壁上,并向待测系统
1
释放热量。因此,试验前应测定露点,选择水的初温;水的体积约占内筒的2
1
3为宜。
〔3〕T-t曲线的测定
按上述估算,在量热器内筒参加适量的水,并将水温加热至估量的初温值。用天平分别称出加水前后的量热器的质量。预备好冰块,按下秒表,开头记录水温与时间的关系,5-6分钟后,把预备好的冰块揩干投入水中,连续记录水温与时间的关系,直至温度上升5-6分钟后为止,测出加冰后量热器的质量。自拟数据表格。
五、数据处理:室温27℃
未加冰时的温度变化:
测量次
保温杯+搅拌器+温
加水后总质
冰溶解后
水质量
冰质量
数
度计质量M1〔g〕
量M2〔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