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pptx

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及处理;;

※1662年德国约翰医师首次将药物注入人体

※20世纪40年代二战爆发,静脉输液迅速发展

※1949年Meng及其同事使用中央静脉高渗右旋糖酐和蛋白质溶液

※1958年开始由周边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PICC)

※20世纪80年代出现置入式输液港

;外周静脉输液的方法及其适应症

头皮针

——适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

静脉留置针

——适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

中长导管

——适用于中短期静脉输液治疗

;外周静脉输液的优点

※易于操作

※穿刺成功率高

※痛苦小

※价格低

※并发症发生率低

;;一、局部并发症

静脉炎

渗漏

血肿

胶带灼伤

血栓栓塞

血栓性静脉炎

注射部位感染

蜂窝织炎

神经损伤;(一)静脉炎——发生原因

无菌操作不严格或同一部位长期输液

使用过酸过碱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输入高渗液体,如:甘露醇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短时间大量

输注,如:抗癌药物

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高浓度青霉素;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一)静脉炎——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牢固固定

严禁在瘫痪侧肢体行静脉穿刺补液

输入非生理PH值液体,适当加入缓冲剂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严格掌握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

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输液

加强留置期间护理,输液过程中最好采用湿热敷

;(一)静脉炎——处理

立即停止患肢静脉输液

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

根据局部情况,一般24h内冷敷,24h后局部湿热敷

合并全身感染,抗生素治疗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加强营养

观察并记录;(二)渗漏

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

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药

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二)渗漏——发生原因

针头脱出

局部静脉内压增高

药物因素:高渗性溶液

阳离子溶液

碱性溶液

缩血管药物

化疗药物(发疱性药物/刺激性药物/

非发疱性药物)

造影剂

;(二)渗漏——渗出分级

0级:没有症状

Ⅰ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15cm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

15cm,皮肤发凉,轻、中度疼痛

Ⅳ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

凹性水肿,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最

小处直径>15cm,循环障碍,中、重度疼痛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二)渗漏——预防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输注过程中勤观察

输注易渗漏药物,应选择好血管,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避免在肢体屈曲处注射

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液

抽吸化疗等刺激性药物针头不直接接触病人

穿刺前局部热敷

长期输液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CVC、PICC等;(二)渗漏——处理

渗漏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

渗出液是等张、非酸(碱)溶液给予热敷或硫酸镁湿敷、涂喜疗妥

腐蚀性药物渗出在渗出分级中属于第4级,肢体远端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二)渗漏——处理(化疗药物)

停止注射,回抽,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

根据药物选择拮抗剂:蒽环类、氮芥及丝裂霉素

局部冰敷6~12h,草酸铂及长春碱类除外

大、小水疱的处理

患肢抬高、避免受压

经保守治疗后仍疼痛或溃疡,考虑外科手术

恢复期指导功能锻炼;(二)渗漏——处理(造影剂)

轻度——50%硫酸镁湿敷

重度——保留针头回抽

利多卡因封闭

50%硫酸镁湿敷;(三)血肿——发生原因

穿刺方法不正确

过度消瘦、年老患者血管壁薄弱,管周血液漏出

拔管后按压不当

误穿动脉未确切止血

静脉穿刺失败后在穿刺点上方重复扎止血带穿刺

;(三)血肿——症状

;(三)血肿——预防及处理

熟悉穿刺静脉的解剖特点

禁止原穿刺点反复穿刺

拔针后勿立即在原穿刺点上方绑止血带

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3~5分钟

小血肿无需处理,大血肿早期冷敷,48h后热敷;(四)胶带灼伤——发生原因及症状

病人对胶布过敏

黏贴胶布太多

使用某些种类的胶布;(四)胶带灼伤——预防及处理

避免在皮肤上使用过多胶布

使用固定板时将胶布贴在固定板上

避免在患处贴胶布

在患处涂上

文档评论(0)

158****9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