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堆载试验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3\h\z\u一、概述1

二、预压目的1

三、预压施工方法1

3.1、预压试验前准备工作1

3.2、加载值确实定2

3.3、加载材料2

3.4、观测点设置2

3.5、预压步骤3

3.6、预压完成标准6

3.7、沉降观测记录6

3.8、卸载及支架调整6

四、资源配置7

4.1、机械配置7

4.2、人员配置7

五、平安、质量保证措施7

5.1、平安保证措施7

5.2、质量保证措施8

六、应急救援预案8

6.1、应急小组8

6.2、加事故报告程序8

6.3、应急行动8

3.4、观测点设置2

附表1:支架预压加载试验成果表(mm)

附表2:支架预压卸载试验成果表(mm)

附表3:测量成果汇总表(mm)

附表4:各观测点预拱度设置一览表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堆载预压方案

一、概述

为保证施工平安、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衬板铺好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预压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

二、预压目的

2.1、检查支架的平安性,确保施工平安。

2.2、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

2.3、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

三、预压施工方法

结合我工区现有材料,支架预压采用混凝土块和砂袋两种材料对支架进行预压,其中混凝土块尺寸〔1×1×1〕m,每块重2.4t,砂采用定制的吨包袋用小型挖机装袋,每袋重1.5t。预压荷载按梁体自重+模板重的110%对称、分层、分级进行,加载完成,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和设计反拱度值计算控制模板立模标高。

3.1、预压试验前准备工作

1、预压前对加载材料数量进行确定,并提前运至施工现场存放,砂袋需用篷布覆盖,以防雨天淋湿,并在吊装前对砂袋重量进行称量。

2、装运设备、提升设备的进场和调试。

3、预压期间注意天气预报,有超过六级大风时,停止施工,雨天需注意覆盖,以防超重。

4、箱梁底模安装完成。

5、测量仪器的校验和签定等准备工作,并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根底上按要求布设观测点,观测点记号可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为保证观测精确,在加载时应对布置的观测点进行避让和保护。

3.2、加载值确实定

〔1〕梁体混凝土自重:

箱梁混凝土自重荷载的1.2倍进行,1.2×731=877.2t。

〔2〕模板重

根据模板厂家提供,箱梁模板自重约100吨,计算得:1.2×100=120t

〔3〕总重

那么总重为:G=877.2+120=997.2t

3.3、加载材料

表3-1:加载材料及重量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总重〔t〕

混凝土块

152

364.8

砂袋

422

632.4

3.4、观测点设置

每级堆载对应节观测点,都需测量出竖向位移作为底模调整标高的依据。为满足观测,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根底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梁跨的1/4、1/2、3/4处及梁端,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和地基混凝土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观测点布置如下列图〕。

图1:混凝土地基观测点布置图

图2:底模观测点布置图

3.5、预压步骤

根据箱梁结构受力特点,支架预压按0%→60%→100%→120%总荷载对称、分层、分级进行预压,严禁集中加载和卸载。

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堆放顺序左右对称,纵向为梁的两端头向跨中对称加载,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在堆放下一层,直至到达规定的荷载值。

1)根据图1、图2中观测点布置位置,在底模及混凝土根底上用红油漆做标识。并在预压前测出各观测点的初始标高,然后再把混凝土块和砂袋堆放在模板上进行加载,每级加载、卸载均要对观测点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均对应各点作好记录。根据各级加载、卸载测得的变形数值,绘出沉降变形曲线,据此分析支架变形数据。

2〕每级加载完成1小时后开始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以后间隔6小时观测记录各观测点的位移量,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成后,应间隔6小时观测记录各观测点的位移量,当连续12小时观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卸除预压荷载。按加载过程对称、分层、分级进行卸载,并记录卸载过程各观测点的位移量。支架卸载完成6小时后,观测记录各观测点位移量。

3〕在整个预压过程中,预压荷载分布应与支架施工荷载分布根本一致,加载重量偏差应控制在统计荷载的±5%以内,并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形及根底沉降,如支架变形过大或根底有明显沉降,必须停止加载,经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保证支架平安前方可继续加载。

4〕加载步骤及对应荷载见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