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原理.矩形箍筋约束混凝土.doc

混凝土结构原理.矩形箍筋约束混凝土.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原理.矩形箍筋约束混凝土

4.2矩形箍筋约束混凝土

约束作用机理

(1)受力破坏过程

小配箍率时()的破坏过程及特征

应力接近素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前,应力——应变曲线和素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相同。其中时,应力——应变关系为直线,后,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微凸。

应力接近单轴抗压强度时(),箍筋应变较小(),约束效果不明显,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不多。

混凝土纵向应力达到峰值()时,箍筋应力有所增长但仍未屈服();混凝土应力较单轴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增长不大。

混凝土纵向应变在峰值应变前后(),试件出现沿纵筋外缘的竖向裂缝,约束混凝土进入软化段。

混凝土应变超过峰值应变后(),随着混凝土纵向压应变的增加,裂缝不断出现、发展、贯通,混凝土膨胀急剧发展(泊松比增大),箍筋开始屈服,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此时箍筋的约束效应最大,混凝土尚未达到三轴抗压强度。

接近破坏时,保护层混凝土开始剥落,钢筋全部外露。箍筋全部屈服甚至个别拉断,约束区混凝土的破坏大多为斜剪破坏,由于箍筋未被全部拉断,混凝土存在残余抗压强度。此时混凝土的纵向压应变远远高于素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

较高配箍率时()的破坏过程及特征

上升段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约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能小于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原因是箍筋较多,保护层混凝土密实度难以保证、且箍筋内外混凝土的整体性不好。

混凝土纵向裂缝出现后,混凝土的膨胀加大,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出现且很大。

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

混凝土出现第一条纵向裂缝和箍筋开始屈服时的纵向应变值接近小配

矩形箍筋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变(过镇海,1986)

表达方式

峰值应变

说明

分段描述

当时

当时

单一描述

②极限应变

CEB-FIPMC90模型(1990)

约束应力:

(3)应力——应变曲线

CEB-FIPMC90模型(1990)

上升段——二次抛物线

当时,

下降段——平台

当时,

曲线参数

峰值应力(长期荷载折减15%):()或()

峰值应变:

极限应变:

过镇海模型(1986)

变量定义

(无屈服平台,有明显峰值点,双段曲线描述)

上升段:

当时,

下降段:

当时,

参数取值:

对于C20~C30混凝土

上升段曲线参数,

下降段曲线参数,

(有屈服平台,无明显峰值点,单曲线描述)

胡海涛模型(清华大学,1990,适合于高强混凝土)

上升段:当时,

下降段:当时,

③M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1988)

(J.B.Mander,M.J.N.Priestly,R.Park.TheoreticalStress-StrainModelforConfinedConcrete[J].JournalofStructuralDivision,ASCE,Vol.114,No.8,pp.1804~1826,August,1988)

基本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单一曲线描述,

当时,

约束混凝土相对应变:

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系数:

素混凝土弹性模量(MPa):

约束混凝土峰值割线模量:

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

(圆形截面)

约束混凝土极限应变:

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变:

有效约束应力:

圆形截面径向约束应力(Mpa):

矩形截面方向约束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Mpa):

矩形截面方向约束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Mpa):(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体积配箍率:

矩形截面方向体积配箍率:

矩形截面方向体积配箍率:

有效约束系数:

圆形截面有效混凝土核心面积:

矩形截面有效混凝土核心面积:

符号说明:

: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

: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变

:约束混凝土极限应变

:横向钢筋体积配箍率

:横向钢筋屈服强度

:横向钢筋极限应变

:约束混凝土相对应变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素混凝土峰值受压应变,一般

:约束混凝土侧向压应力Mpa

:x方向约束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Mpa

:y方向约束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Mpa

:有效约束系数

:有效混凝土核心面积

:矩形截面平行x方向横向钢筋总面积

:矩形截面平行y方向横向钢筋总面积

:矩形截面约束混凝土核心宽度,至约束钢筋中心

:矩形截面约束混凝土核心长度,至约束钢筋中心

:约束钢筋净间距

:约束钢筋垂直净间距(中心距离)

④Sheikh模型(1982)

基本特征:考虑约束强化效应;采用上升段——三段折线下降段描述

上升抛物线段

当时,

平台段

当时,

下降直线段

当时,

残余平台段

⑤Kent-Park模型(1971)

基本特征:不考虑上升段约束强化效应、考虑下降段约束效应;采用上升段——二段折线下降段描述

上升抛物线段

当时,

下降直线段

当时,

()

下降平台段

⑥Bjerkeli模型(1985)

基本特征:考虑了混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施工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09日上传了施工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