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24.06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①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②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又北,入后湖,旋而东,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嘴见后湖云出水,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节选自吴敏树③《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与下文“超上人”中的“超”均是僧人之名。③吴敏树:湖南岳阳人,清道光十二年举人,中国样湖文派的创始人。

文本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云起A船侧B水上C滃滃然D平视之E已做F横长G状

(2)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平生以为胜期”中“期”的字义与《归去来兮辞》中“帝乡不可期”的“期”字义相同。

B.“开上人指危崖一树”中“危”的字义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的“危”字义不同。

C.“次第过之”中的“次第”,意为一个接着一个,表示迅速和众多。而《声声慢》中“这次第”是状况的意思。

D.“因举诵苏赋十数句”中“因”的字义与“因笑谓迈曰”中“因”的字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以泛舟的线路为顺序来进行记叙的,看去似乎是信笔所至,而实际上却讲究剪裁的功夫。

B.文本二中的环境描写,表面看与山名由来无关,实际上是在极力渲染所见所闻的阴森可怕

C.文本二写作者亲访石钟山,探究山名的由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推翻了李渤的观点。

D.两个则文本题材颇为相近,但在风格和章法上有所不同。文本一沉郁顿挫,侧重于表达一种静穆幽深的境界与情趣。文本二选段行文稳健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折桂令·诸葛武侯

鲜于必仁

草庐当日楼桑①。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②。《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③。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

【注释】①楼桑:在今河北涿县,相传是刘备故里。②鹰扬:逞威,大展雄才。③岩廊:庙堂,朝廷。

2.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将“草庐”与“楼桑”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