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株洲历史高考真题测试(含答案解析)题卷.pdf

2024年湖南株洲历史高考真题测试(含答案解析)题卷.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材料

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表达了《道德经》中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A

【答案】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反映了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道德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特

长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应选择A。

2.以下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北京人的觉察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丝绸之路的开发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甲骨文的觉察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D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今西zang地区正式纳入中国幅员

A.A

B.B

C.C

D.D

B

【答案】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发时,美洲大陆还没被觉察。丝绸之路沟通的是欧亚大陆。C对应

复习材料

错误,符合题意,ABD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择B。

3.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

B

【答案】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

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

了封建社会必定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一部小说,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是《红楼梦》。所以B符合题

意,ACD不符合题意,应选择B。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大名著的主要内容。

4.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

级斗争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C

【答案】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胡适以倡导白话文、

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提倡新文学创作,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鲁迅是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的作者;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但并不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的作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应选择C。

5.“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复习材料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A

【答案】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

在中国的军队、归还山东主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

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激起国内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

们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

文档评论(0)

大叔公文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效果更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