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5月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5月21日10:30-11:45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和在《中国早期国家史话》中说: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据此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

A.出现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雏形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力管理

C.打破了商周的贵族血缘政治

D.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相较于夏商的方国联盟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力管理,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中央集权政治的雏形,排除A项;西周依然是贵族血缘政治,排除C项;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力管理,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景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子的话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主张是()

A.以人为本 B.道法自然

C.和而不同 D.崇德尚贤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晏子的这段话是在解释“和”与“同”的区别。他通过烹饪的比喻来说明,真正的和谐就像是一锅好汤,需要各种不同的原料和调味品相互调和,才能达到最佳的味道。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相同或一致,而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补充、相互平衡的结果。因此,晏子的话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C项正确;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道法自然”是到家的观点,强调顺其自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崇德尚贤”是推崇有德行有贤能的人,崇敬有道德的人,崇尚有才能的人,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 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吸收儒道的内容,渐趋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材料没有体现儒佛道相互吸收,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涉及儒学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4.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记载: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江南地区()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社会经济结构有变化

C.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的实行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数量增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这会影响社会经济结构,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在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江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特点,不是“均衡发展”,排除C项;“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的思想,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

5.16到18世纪是世界历史上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的大时代。晚明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为减少传教阻力,采用了“利玛窦规矩”--即尊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