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联合体2023-2024学年

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5月28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了“中华第一长文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该觚文不见于传世记载,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全文约700字,字体为典型秦隶,载有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体例和文风与《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近似。该觚的出土()

A.是中华汉字演变的实物见证 B.是研究秦朝历史的一手资料

C.是《战国策》真实性的佐证 D.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文献史料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隶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字体,出土文觚上的泰隶是中华汉字演变的实物见证,A项正确;文觚属于战国时期文物,不是研究春秋时期和秦朝历史的资料,排除B项、D项;文觚只是在体例和文风上与《战国策》近似,而非记载的内容近似,因此不能佐证《战国策》真实性,排除C项。故选A项。

2.汉武帝以前,西南夷部落多“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经济文化都很落后。而汉明帝时的益州西部都尉郑纯“为政清洁,化行夷貊,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美德。天子嘉之,即以为永昌太守”。这一变化主要说明汉代()

A.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增强 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点

C.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民族政策 D.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体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依据题干可知,汉武帝以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与中原地区也缺乏密切往来,而汉明帝时期官员郑纯在当地为政清廉,教化百姓,得到百姓的拥护,由此反映出汉朝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增强,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郑纯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教化,并不是体现因俗而治或灵活多变,排除B、C项;题干没有体现边疆治理与内地的管理趋于一体化,没有对内地与边疆治理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朝推行两税法后,南方广泛进行茶叶生产。九陇人张守硅的茶园里,专为采茶就雇佣了百余人,顾渚的制茶业中雇工更多,时间更长,“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当时()

A.两税法促进了唐代家庭结构变化

B.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利于经济发展

C.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

D.南方显著开发推动手工业布局变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题干可知,两税法后南方制茶业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据此可知,两税法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动,推动了劳动力的商品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对比,无从体现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或手工业布局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4.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见下图),雍正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唐崖土司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

A.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 B.自请改土归流实为无奈之举

C.少数民族拥有较大自治权 D.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手段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明朝、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雍正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可知,元朝设唐崖土司,明朝获赐牌楼一座。而到清朝改土归流,唐崖土司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朝代对地方的治理手段不同,D项正确;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是在元明时期,概括材料不全面,排除A项;清朝改土归流是疆域治理与奠定的有效手段,而非无奈之举,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少数民族的权力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5.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