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中的地震防护设计要点.pptx

桥梁建设中的地震防护设计要点.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建设中的地震防护设计要点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及危害地震防护设计原则与策略关键部位地震防护措施新型抗震技术与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桥梁安全性评估方法实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contents目录

01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及危害

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上下振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体波在地壳内传播速度较快,对桥梁结构产生直接的动力作用。沿地表传播,造成地表的水平晃动和垂直振动,对桥梁结构产生复杂的动力效应。面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对桥梁的破坏作用显著。地震波传播特性面波体波

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自振频率接近地震波主频的结构容易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地震响应。结构自振特性地基土与桥梁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地基土的刚度、阻尼和地震动输入等因素都会影响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地基土-结构相互作用在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进入非线性状态,如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边界条件非线性等,导致结构的地震响应更为复杂。非线性行为桥梁结构地震响应

桥墩损坏支座失效桥面落梁基础破坏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实例地震可能导致桥墩开裂、倾斜或倒塌,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桥面可能发生横向位移或纵向滑移,甚至发生落梁现象,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地震作用下,桥梁支座可能发生位移、脱落或破坏,导致桥梁结构失去支撑和约束。地震可能导致桥梁基础松动、下沉或断裂,使桥梁结构失去稳定性。

02地震防护设计原则与策略

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防止倒塌,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设防目标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因素,将桥梁抗震设防等级划分为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等级划分抗震设防目标及等级划分

结构体系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桥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如连续梁桥、拱桥、斜拉桥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结构优化通过改进结构形式、调整构件尺寸和布局等方式,优化结构的刚度、质量和阻尼分布,降低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构体系选择与优化

通过允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延性设计概念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如设置耗能装置、加强节点连接等,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延性构造措施延性设计理念应用

03关键部位地震防护措施

通过增加桥墩截面曲率延性,提高桥墩的变形能力,以耗散地震能量。延性设计在桥墩底部设置塑性铰,允许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一定的转动,从而减小地震力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塑性铰设计采用约束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延性。约束混凝土设计桥墩抗震设计要点

支座与阻尼器设置方法支座类型选择根据桥梁类型和地震烈度,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如滑动支座、橡胶支座等,以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的影响。阻尼器设置在桥梁关键部位设置阻尼器,如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通过阻尼器的耗能作用,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支座与阻尼器协同工作通过合理设置支座和阻尼器,使其协同工作,提高桥梁整体抗震性能。

选择合理的上部结构体系,如连续梁、刚构桥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结构体系选择减隔震技术结构连接设计采用减隔震技术,如设置隔震沟、隔震支座等,减小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加强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设计,如采用刚性连接、耗能连接等,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耗能能力。030201上部结构抗震措施

04新型抗震技术与方法探讨

隔震技术原理通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下方设置隔震支座或隔震沟等隔震装置,以隔离地震时地面运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达到减震的目的。应用实例日本东京天空树、中国台北101大厦等高层建筑均采用了隔震技术,有效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隔震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

消能减震技术及其效果评估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消能器或阻尼器等装置,以消耗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达到减震的目的。效果评估消能减震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例如,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桥梁在地震中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主动或被动地施加控制力或调整结构参数,以达到抑制结构振动的目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近年来,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等多种方法。同时,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效果。例如,采用智能算法的主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实现更精准的控制。技术进展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进展

05地震作用下桥梁安全性评估方法

结构性能评估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刚度、强度、稳定性和耗能能力等。性能目标设定根据桥梁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和震后恢复能力等因素,设定合理的性能目标,如轻微损坏、可修复损坏和不倒塌等。

文档评论(0)

173****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