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2023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可能出现的展品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培植水稻的先民,他们使用石制工具,养殖猪、狗等家畜,所以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的是石制农具、稻谷和稻茎叶以及猪纹陶钵,①②③正确,D项正确,排除C项;碧玉龙是红山文化代表器物,④错误,排除A、B项。故选D项。

2.秦律规定:失期,法皆斩,这在秦国时期运行是有效的……而陈胜、吴广等人从家乡走到边关,路程非常遥远,路途中各种不确定性被充分地扩大,失期几乎是必然,打着复兴楚国口号的揭竿而起也就几乎成为必然。材料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

A.分封制影响尚存 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C.秦朝疆域的扩大 D.法律不能因时而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失期,法皆斩,这在秦国时期运行是有效的……而陈胜、吴广等人从家乡走到边关,路程非常遥远,路途中各种不确定性被充分地扩大,失期几乎是必然,打着复兴楚国口号的揭竿而起也就几乎成为必然”可知,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农民起义,因此,材料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法律不能因时而变,D项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影响尚存”与秦末农民起义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材料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严刑峻法,并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排除B项;材料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严刑峻法,“秦朝疆域的扩大”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的演变。“舍人税地”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如丈量土地的技术、复杂的官僚系统等。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

A.依靠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 B.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

C.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D.利于减轻劳动者的赋税负担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舍人税地”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如丈量土地的技术、复杂的官僚系统等,因此这种变化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B项正确;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依靠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不能说明是否减轻劳动者的赋税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1426年,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份额,指定录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的士人。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统治的稳定性 B.促进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时期由于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一,设置南北榜主要是为了照顾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实现全国的统一和平衡,从而加强政治的稳定性,A项正确;科举制是实行就有助于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举措主要是为了地域平衡,并不是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的表现,排除C项;科举制在设立之初就开始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而不是到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5.对于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王阳明认为,儒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伏羲的历史,《礼》《乐》为夏商周的历史,经与史并无不同。这一论述

A.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 B.强化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C.反映了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 D.隐含了一定的叛逆色彩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经与史并无不同”可知,材料说明在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下,王阳明却认为春秋也是经书,五经也是历史,经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