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建构与运用:掌握文本的重点文言知识,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态度;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本写作特点,探究文本在论据和论证上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赏析文本语言特色,体会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态度,分析文本写作特点。

难点:探究文本在论据和论证上的特点;体会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人格魅力。

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教学工具/方法

PPT、课本、参考资料、习题/预习、探究、讨论、提问、引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名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借金陵眼前美景勾起自己对往昔的回忆,感慨历史兴亡,表达了作者忧心国事与劝诫之情。那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王安石,看看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人格魅力。

文题解读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4、理清文本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先立后破,先以“盖儒者所争,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后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逐条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对“怨诽”的缘由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第四部分:书信体特征的自然呈现,与文本开篇体现的额君子形象做了有力的呼应。

5、王安石为何要写这封信?

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所以王安石写这封信为自己辩解,同时也指出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从文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如何指责王安石的?(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明确: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王安石是如何对司马光的指责进行一一驳斥的?

明确:先驳侵官,次驳生事,再驳征利,后驳拒谏(原文: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请用文中的原话进行赏析。

明确:王安石义无反顾,坚持变法。举例:①“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连用四个“不为”构成排比,“不为”即“不算是,不算作”,构成表否定的判断排比句和表否定的判断句连用,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方观点,另一方面还驳斥了对方观点,又增强了气势。

②“人习于苗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这句话中的“何为……不……”意为“为什么……不……”,表示反问。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此处用反问句既表明“敌众我寡”的现实境遇,点明致怨广的缘由,又表达了对“不恤国事、同俗媚众”却“气势汹汹的士大夫的强烈谴责。

9、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明确:1)首先作为书信体议论文,本文的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言简意赅。2)论证方式丰富,举例,文章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假设论证,道理论证,使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3)全文说理气势强,善用排比以及反语,坚持强调改革的决心势不可挡,同时,坚守原原则,寸步不让。

10、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明确:思路清楚、逻辑明晰;抓住问题本质,从根源出发;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

交代写信原因以及目的板书设计

交代写信原因以及目的

《答司马谏议书》

《答司马谏议书》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

先立后破

道理论证

假设论证

善用排比

面对责难,一一反驳

面对责难,一一反驳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结尾希望对方谅解原谅,且坚定自己改革的决心

结尾希望对方谅解原谅,且坚定自己改革的决心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