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介入治疗的护理ppt.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

20xx-04-04

呼吸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录

呼吸介入治疗概述

术前准备工作

术中护理配合

术后护理要点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应对

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01

呼吸介入治疗概述

定义

呼吸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材,经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创口,对呼吸系统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发展历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呼吸介入治疗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过程,现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肺癌、肺结节、气胸、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适应症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以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等。

禁忌症

主要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胸腔镜介入治疗等,具体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变部位选择。

治疗方法

呼吸介入治疗利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将介入器材准确地送达病变部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对病变zu织进行直接处理,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原理

02

术前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确定是否符合呼吸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评估患者病情

心理护理

术前指导

向患者解释呼吸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咳嗽排痰等,以适应术后需要。

03

02

01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呼吸介入治疗器械,如导管、支架、球囊等,并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和有效期。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消毒处理

器械准备

手术室空气应达到一定的洁净度标准,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污染。

空气洁净度

手术室温度应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以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温度与湿度

手术室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确保手术视野清晰,空气流通。

照明与通风

03

术中护理配合

ju部麻醉

对于呼吸介入治疗,ju部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护士需协助医生进行ju部麻醉药物的准备和注射,确保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全身麻醉。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

麻醉深度监测

护士需掌握麻醉深度的监测方法,如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及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呼吸介入治疗常采用仰卧位。护士需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保持舒适并暴露手术部位。

仰卧位

对于某些手术,可能需要采用侧卧位。护士需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侧卧位,并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坠床。

侧卧位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手术需求进行体位调整。护士需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体位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体位调整

器械回收

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负责回收和整理器械。需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保养,确保器械的完好性和再次使用的安全性。

器械传递

护士需熟悉各种呼吸介入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和传递方法。在手术过程中,需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给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器械清点

在手术前后,护士需与医生共同进行器械清点,确保器械数量无误,防止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04

术后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

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等变化,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舒适度。

01

02

04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功能恢复。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提高肺活量。

合理安排随访时间和内容,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工作。

03

05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应对

了解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评估出血风险。

术前评估

密切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出血迹象。

术中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ju部加压包扎等。

术后观察与处理

1

2

3

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污染机会。

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加强术后护理

03

疼痛管理

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提高患者舒适度。

01

气胸

对于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胸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及时采取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措施。

02

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06

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包括呼吸道、肺部结构、呼吸功能等。

文档评论(0)

繁华专业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繁华专业文档,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