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病提纲+脉与证的至简之法】精.pdf

【《伤寒论》六病提纲+脉与证的至简之法】精.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六病提纲+脉与证的至简之法】精

《胡希恕医学全集》六病提纲

一、《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

寒。”

以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称为太阳病,

也是表阳证。

二、《伤寒论》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

寒,反恶热也。

以脘腹硬满有抵抗、压痛,或者发热、汗自出、不恶寒怕冷、反

恶热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阳明病,也是里阳证。

三、《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少阳证,也是半

表半里证。

四、《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比胸下结硬。

以腹部胀满而吐、吃不下东西,自利,时不时的腹痛等症候为主

要特征的疾病为太阴病,也是里阴证。

这跟阳明病是一个对立,也是一个相反的。

阳明病是热结于里,一派实热证;

那么这个是虚寒在里,一派这个虚寒证。要牢记的是;“虚寒在

里,以下为禁。”

五、《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也是表证(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来说的,一般的表

证也类似太阳病,但是脉比较微细,同时喜欢躺着,喜卧,困倦。

六、《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候为主

要特征的疾病为厥阴病,也是半表半里证。

关于“食则吐蛔”,现在很少了,古时候卫生条件差,没有蛔虫

的人很少。

厥阴病是上虚下寒,如果寒从下往上冲,蛔要受波及则会吐蛔,

如果没有蛔,再怎么冲也不会吐蛔。

《伤寒论》六病辨证:脉与证的至简之法

1.太阳病提纲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主证对应:头项强

痛而恶寒。脉法对应:尺寸俱浮者临证所见,太阳病独脉表现多见寸

部脉浮,尤以左寸浮明显。

2.阳明病提纲: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提示阳

明病的主证是胃家实。阳明病分为三个类型:太阳阳明见脾约证、正

阳阳明见胃家实证、少阳阳明见胃中燥烦实、大便难。阳明病主脉象

迟。主证对应:大便难脉法对应:尺寸俱长者临证所见,阳明病独脉

主要表现在寸部,尤以右寸、右尺明显。

3.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主证对应:

口苦,咽干,目眩,兼证见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法

对应:“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临证所见,少阳病独脉表现为脉弦

细,尤以双关部脉弦明显。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主证对应:脘腹胀,呕吐,腹泻,不渴,偶腹痛,腰困痛,

身发黄。脉法对应:“尺寸俱沉细者临证所见,太阴病独脉表现主要

为关脉弱,或寸关浮而缓。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主证对应:

精神差,昏昏欲睡,欲吐不吐,恶寒蜷卧,下肢肿胀,咽干痛,烦躁,

发热、便血。脉法对应:“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临证所见:少阴

病的独脉表现为寸关尺三部皆沉细弱,但寸、尺沉细弦紧、关沉细稍

弱,均属少阴。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

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主证对应:凡阴阳之气不相顺

接、三焦气机不利所致的寒热夹杂,虚实互见,上热下寒、里寒外热,

上实下虚等等病情错综复杂的证候群,主证必俱手足逆冷,兼证表现

多样化,但多伴有下利即大便稀症状。脉法对应:“尺寸俱微缓者,

厥阴受病也临证所见:厥阴病的独脉表现在寸关尺三部均沉微弱细,

但以寸关沉细弱为主。厥阴病病位在里,证候群表现在上、中、下焦

病均可见证,相对三阳病的单纯的主证表现而言,主证呈多样性,错

综夹杂是其特点,症状之实与脉象之虚对比性较强,平脉辨证,当舍

证从脉,只要符合脉象微弱者,即可认定。以上系三阴三阳六经病单

一的脉证应用要略,但临证中合病者较为多见,合病从脉证其实也非

常简便,如太阳、少阳合病的诊断,只需有太阳病的脉证、少阳病的

脉证同时并见,即可断定。如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此中“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痛”为太阳病证,而“微呕

文档评论(0)

领航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