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pdfVIP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二年级6月调研考试

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礼制规定国君须与众卿集议会商政事,身为众卿的

“父兄子弟”则应以各种形式“辅察其政”,此外针对“国人”,国君还应“大询于众庶”。这些规定()

A.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平稳运行B.折射出监察机构的权力较大

C.有效实现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表明原始民主制度十分完善

2.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

师等“工隶臣”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现象。这些政策()

A.改变了秦朝社会阶层结构B.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萎缩D.反映出“工商食官”体制趋于严密

3.下图是陕北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图中动物有熊、鹿、野牛、野黄羊、野猪、野骆驼、獐等。据此可

知,在汉代陕北地区()

绥德延家岔出土的狩猎图

A.民风中凸显尚武精神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C.劳动与娱乐生活分离D.居民生活依赖畜牧生产

4.下表是有关唐代科举的史料摘编。这可用以说明唐朝()

史料出处

“名登科第,即免征役”《唐大诏令集》卷70

“且敕有进士及第,许免一门差徭,其余杂科,止于免一身而已”《全唐文》卷866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特色B.门阀士族特权地位巩固

C.政府对人才选拔的重视D.轻徭薄赋促进科举繁荣

5.南宋初年,由于养蚕顿盛,桑叶提价数倍,刺激了民间种桑,太湖流域出现了许多种桑大户。当时放弃育

种工序,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蚕种的,就是“丝户”,而专营蚕种者,则成为“蚕种户”。这可用以佐证

当时太湖流域()

A.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增强B.耕织分离的倾向加强

C.商业市场分工逐渐趋于细化D.生产集约化程度降低

6.1875年,光绪帝颁布上谕:“开采煤铁事宜,着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派员妥

为经理。即有需用外国人之处,亦当权自我操,勿任彼族搀越。”由此可知,当时采矿业的开办()

A.意在助推新式经营方式发展B.折射出统治集团挽回利权的希冀

C.印证清朝中央权力有所下移D.反映出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7.1912年,参议院通电各省,颁布历书,“以崇正朔,而便日用”,并颁布四项决议(如下表)。这表明

()

(一)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

(二)新旧二历并存

(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

(四)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A.习俗变迁蕴含着民族主义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