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ocx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

第三阶段限时作业(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宽宥(yòu)坍塌(tān)拘泥(nl)不醒人事(xǐng)

B.褴褛(lǚ)琐屑(xiè)着落(zhuó)自惭形秽(huì)

C.嗔怒(chēn)星宿(sù)腼腆(tiǎn)形消骨立(xiāo)

D.聒燥(zào)嗤笑(chī)筵席(yàn)茅塞顿开(sè)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经过现实的磨炼与洗礼,深刻的道理便成了孤立的思维游戏,人虽懂它,但如同,在现实面前便不堪一击。而你在现实中所的重任,你所遭受的磨难,会变成一束束光,照亮你未来的路。这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慧。

A.如果纸上谈兵承担最终B.即使纸上谈兵承载终于

C.如果望梅止渴承担最终D.即使望梅止渴承载终于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①以增强艺术表现力,②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③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④形成强烈视觉效果。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子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或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⑤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所以,消息和新闻特写并不完全相同。

A.加点的词语“截取”是动词,“和”是介词。“整个画面”是偏正短语,“强调新闻性”是补充短语。

B.句⑤中“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其”指代内容是“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C将选文标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④②①。

D.句⑤中的分句用“由于……所以……”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博观约取,古今荟萃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法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闾,居民聚集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右,富者居住闾在,故以“闾右”来指代贫苦人民。

C.《五猖会》中,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无常》中,“我”在乡间迎神会上最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

D.《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这部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2)潜心研思,感悟人生

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正是因为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多变,小说的

主题才更加深刻。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来证明这一观点。(3分)备选人物

A.林冲B.祥子C.保尔

5.古诗文默写(6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

(3),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来表达。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②建安骨③,中间小谢④又清发⑤。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

散发弄扁舟。

①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校(jiào)书:官名。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②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③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道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