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资料·戏曲专题.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戏曲史

戏曲的成熟形式要求集唱念做打,还要用代言体,有故事情节。

㈠戏曲渊源

⑴萌芽期

⒈娱神:远古巫乐(有歌有舞);屈原的楚辞根据祭祀音乐《九歌》,有主要巫、群巫,有弦索,钟鼓伴奏。

2娱人:《优孟衣冠》(喜剧因素)。

⑵发展期

⒈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黄公与虎决斗中牺牲了,杂技)。

2晋到唐代出现“代面”(模仿兰陵王戴面具打仗)、“拨头”(父亲被虎杀死,儿子寻虎报仇决斗,人与虎斗)、“踏摇娘”(踏摇娘的老公有丑,酗酒,打她,她一边唱一边摇,有人伴唱)、“参军戏”(两人或三人互相调侃)。

㈡宋代戏曲

全国统一,中央集权,城市工商也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夜市、夜行皆可。《东京梦华录》中提到汴京繁华,各种技艺在市庙、勾栏瓦市演出。南宋临安,大批北方市民南迁,南方都市人口激增。南宋市井艺人可以到宫中演出,这些都为戏曲的演出提供了广大的观众及演出场地,提供了多种技艺交流的便利条件。

宋代戏曲的类别:杂剧、南戏。

⑴杂剧

宋杂剧是在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沿用了五代杂剧命名,最初是各种杂戏的集合。首先表演故事;第二,可以唱、可以说;第三,要滑稽;此外,演出时间很短。

⑵南戏

南曲戏文,真正成熟的戏曲。南戏的第一故乡——浙江温州,宋朝时,又叫温州杂剧,也叫永嘉杂剧,也叫鹘伶声嗽、戏文(元代北曲杂剧盛行,为了与之区别,加上了南曲戏文的名称,简称南戏文,南戏)。南戏的第二故乡——福建,演出戏文剧目和风貌最多的地方。戏剧之首——《赵贞女蔡二郎》(蔡伯喈);《张协状元》是现存宋代南戏唯一完整的文本,也是我国传统戏曲所存的最早的一个存本。

南戏在元代获得较大发展,但流行地区仍在南方民间,难以与形成一代文学的北曲杂剧抗衡,直到明代,在松原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才取代了元杂剧统御剧坛的地位。在明清盛行达二三百年之久。

⑶南戏出于温州的原因

⒈临海的地理环境,物产丰富,少受战乱影响,生产获得发展,城市繁荣。2北方流民等许多人跑到温州(包括赵构),推动商业和文化的发展。

⒊水陆交通便利,海外和国内通商港口,促进文化交流。

⑷南戏产生的艺术渊源

综合了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以及北宋的鼓子词、大曲、杂剧等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⑸古代戏剧在宋代成熟的原因

l许多戏曲因素在宋代才完备(如:宋词、话本)

2民间艺术杂初生的时候比较粗糙,不适合京城。(故南戏先产生在通都大邑的邻近处)内《张协状元》

双线结构:张协(负心汉)和贫女(勤劳、善良、敢于反抗)的离合的线索贯穿始终,王德用为招张协为女婿而造成的矛盾的线索为辅线。一贫一富对比鲜明,观众的情绪在这种变换中进行调节。不足:结构不够紧凑,与剧情无关的科浑较多,艺术上较粗糙;委屈求全的大团圆结局削弱了作品反映现实的影响力。

勻元代南戏

m发展情况

元代是北杂剧的黄金时代,且南戏一直在南方民间流行,一直没有衰落。高明《琵琶记》——南曲之宗,“荆刘拜杀”四大南戏的问世,南戏出现新的局面。明代,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戏曲取代了元杂剧统御剧坛的地位。(因南戏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

②艺术成就

南戏的四大声腔,明代南戏盛行后,加之北曲南来,南北合套,新腔迭出,有江西戈阳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海盐腔、江苏昆山腔,其中海盐腔,为四大声腔之首。北京书坊也刻印戏文。

③发展的原因

l南戏植根于南方民间,深受南方人喜爱,不可能被灭。

2元代统治者采取汉法治汉人的方法。

3人民用熟悉的南戏控诉社会。

4艺术形式灵活,自由,可吸收其他艺术的优势。

细元代南戏和元杂剧(北曲)形式上的不同

元杂剧的作者有许多高博学的才人,南戏缺少文人青睐。

l南戏篇幅可长(利于情结展开)可短;杂剧一部戏四折。

2语言:南戏用南方语言(南方曲调),南方语音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方只有平(分阴平、阳平)上去三声。

3曲调:南方多才子里巷歌谣,韵律、宫调方面没有严格规定;北方曲牌组织有严格规定。

4南戏登场角色可唱:独唱、对唱、轮唱、合唱,富于变化;北杂剧,一角色唱,其他有些独白。

5音乐伴奏上:南戏(鼓、笛子、拍板);北曲(有弦索的:琵琶、琴)。6南曲轻柔婉转:适合唱情意缠绵、曲折的情感。北曲高亢。

内元代南戏与元杂剧(北曲)的联系

l南戏《张协状元》中,和北曲相同的曲名有五十五种,43种从古词曲来,故南戏和北曲的渊源均古词曲。

2角色的分工有共同的渊源:宋杂剧中有”装旦“,后发展为南戏称”旦“,北杂剧也称”旦“。送杂剧的”末泥色“名称不一样,旦任务一样,南戏称”生“,北杂剧称”末“。

3许多剧目的内容相同,各自取材于相通的传说故事。(南戏和北杂剧都有《相如和卓文君》、《拜

文档评论(0)

152****30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