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二中-吴光明.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明二中吴光明高三作文教学高效化策略

1.体悟生活现象,抒写独特的心灵体验

例1《沸腾生命》生活现象:一块被烧得红通通的铁块丢入冷水中。“滋”的一声响,水沸腾起来,一缕缕白汽向空中飘散。独特的心灵体验: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当把热热的铁块丢入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是冷水,你就是热铁,如果你不想使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如果你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你就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

平凡的生活表象,潜藏着丰富的情感特质。感受它,解读它,便会使文章具有撼人的艺术力量。

习作2《一张贺卡》我时常觉得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目光里充满着疑问、委屈和失望。我按捺住灵魂深处的不安四处搜寻,才觉察到这是自己心中不可原谅的悔意——生活经历:作者用生动的笔调写邻居一位小妹妹对“我”做的一张贺卡十分喜欢。羊角辫晃了晃,她仰起脸,一双大眼睛星星似的眨呀眨的,“把它送给我好吗,小哥?”她乞求似的问我。我用手拍拍那羊角辫的小脑袋:“等明天老师检查完就给你,可你拿什么来谢谢我呀?”

我开玩笑似的问她。“我把我种的花送你一盆好吗?”她的眼里闪着一种欢乐的光辉,“我的花最漂亮了,真的!”“行!”我又低头做我的活了。第二天我的卡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快乐的我转手就把它送给了一位索要的好友。放学后,我哼着歌回到家,看见小雪正捧着一盆花儿坐在台阶上等我。我脑袋“嗡”地变大了,没有想到小雪当了真!我忘了当时怎样对她解释的了,只知道小雪充满希望的眼睛刹时被疑问、委屈和失望代替,变得黯淡了。她把那盆花轻轻放在台阶上,转身离开了。我望着她的背影,觉得那晃动的小影子正慢慢变得高大清晰起来,而自己在门灯的照射下却显得那么渺小、狼狈。后来我又精心制作一个卡片给了她,但这一点弥补不了我的错误。

独特的心灵体验:我至今仍忘不了那双黑亮的眼睛。在现在甚至以后的生活中,那双眼睛将一直鞭策着我,使我明白如何做人,如何真诚地对待别人。作者以“一张贺卡”为根本素材,以精细的笔触,新巧的构思,展开对“真诚”这个千年不变的话题的的追寻,表现出可贵的自省意识。文中无遮拦的心灵裸露,彻底的心灵拷问,显示了小作者反省自我,关注生存质量的严肃生存态度,主题深刻,意蕴丰富。

孙绍振教授:这种素材“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局部、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只有找到写作主体与客观生活的思想契合点,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

2.审视生活,开掘丰富而深邃的内涵。????面对黄叶纷落、雪野消失、太阳隐退的景象,如何捕捉生活的另一片亮丽的景色?

例1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洁白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到了充满诗意的月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收获。审视生活,而继以理性的思考,便会开掘出生活所折射的生命内核。

例2对“速度”的思考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一封封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银冰的冬。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我们的世界。

在生存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对“速度”的强调备受关注,人们往往将“速度”与开展联系起来思考,甚至盲目的制定许多与“速度”相关的生产、生活目标,而本文作者那么将“速度”与生活、生命质量联系起来展开联想与想象,人生是一个过程,一路风景美好,走走停停才能欣赏这些美景,这样的生命过程才充实而有意义,这样的路程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天堂。

3.聚焦社会,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关于“墙”的思考一考生写道: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墙,或将自身分割,或与其它民族隔开,然而历史的开展总是说明:这些形式各异的墙最终都将被撤除,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墙的世界。????

作者从实体的“墙”想到分隔民族的心灵之墙,社会之墙,想到柏林墙,朝韩的三八线,还有巴以间的墙,中国和日、美之间的墙。文章又说:“这是违背历史开展潮流的,不同民族间的‘墙’,终将在趋于大同的世界里消失。”敏锐的触角,深邃的洞察,使文章承载强烈的社会意识,具有厚实的质感。

二、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和分析,克服浮浅片面之弊生活可以简单,但心灵不可以简单!

2010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