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编制说明.pdf

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4年6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交通运输部2023年7月下达了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由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标准的修订

工作,计划号为JT2023-13。归口单位是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21)。

根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石化能源消耗产生的二

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37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分国别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处于

快速发展阶段,是全球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约为115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

的21%;分部门来看,来自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

16.2%~25%,与工业、建筑并列为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从我国的碳排放来源

构成来看,来自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碳排放量约在10亿吨左右,根据不同计算

来源,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位于建筑制造、电力和工业之后,是碳

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

按照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完成工业化后,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一

般会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预计,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我

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按照不同运输方式来看,公路交通

运输是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来自公路交通的碳排放量占国内交通运输碳排放

的比重超过80%,其中,各类货车的碳排放量占所有公路运输车辆排放的比重达

到60%,尤其是重型货车的排放量最大,占公路运输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

因此,促进公路交通部门减少碳排放成为我国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任务。

本修订标准为JT/T856—2013《道路运输行业节能评价方法》、JT/T857—

2013《道路运输企业节能评价方法》、JT/T868—2013《汽车客运站节能评价方法》、

JT/T869—2013《汽车货运站节能评价方法》四个标准进行整合修订,以JT/T857

—2013《道路运输企业节能评价方法》为基础,整合了T/T856—2013中确需保

留的节能低碳评价内容,并将JT/T868—2013及JT/T869—2013的相关内容并

入其中进行修订工作。

为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降低道路运输企业能源消耗量,我国2013

1

年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推荐性标准JT/T857—2013《道路运输企业节能评价方

法》,建立了评分标准,对道路运输客货运企业的节能减排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

成为了加强在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性抓手。但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

和战略的提出,国家及行业对企业的节能降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标准中的

评价方式更多地体现在节能目标的达成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上,不能满足现阶段

对企业节能降碳情况的精细化管理,不足以支撑绿色交通建设。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起草,参加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汽

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

新和知识中心,中国节能协会。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23年8月,交通运输部下达了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

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标准制修订工作。

2023年9月至10月,项目组调研整理了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绿色发展相关的

国家、行业和地方政策标准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文件等资料;以及国际上关

于道路运输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对相关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梳理。

2023年11月至12月,项目组开展了企业调研活动,分别组织龙口市恒通

物流有限公司、江苏省金陵交运有限公司等道路货运企业、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

限公司等客车运营企业公司,围绕指标设定科学性及合理性、申报材料的可及性、

评分体系设置的合理性、评价打分的准确性等几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并对相关指

标进行了调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