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年xx月xx日《医学微生物学概论》课件

CATALOGUE目录医学微生物学绪论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控制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进展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01

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感染机制、毒力、致病物质等。研究宿主抗感染免疫机制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病理等。研究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包括疫苗研制、消毒与灭菌、药物治疗等。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3如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疾病、导致免疫失调等。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免疫力等。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如微生物发酵工业、微生物酶工程、基因工程药物等。微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从微生物学创立至今,医学微生物学经历了多次重大突破和革新。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当前,医学微生物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医学微生物学的现状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02

微生物分类在生物分类学中,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病毒和亚病毒等。微生物命名微生物的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03立克次体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原核微生物01细菌原核微生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结构。02古菌一类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原核微生物,如高温、高压、高盐度或低氧条件下。

真菌真核微生物中一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等。藻类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微生物,包括蓝藻、绿藻、红藻和褐藻等。真核微生物

VS非细胞型微生物,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和繁殖,可引起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粒等,也是非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03

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包括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等步骤。微生物接种技术包括稀释涂布、划线接种、穿刺接种等方法。微生物培养条件不同微生物所需的培养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不同,需根据微生物的特性进行设置。010203

去除杂质,浓缩目标细菌。样品预处理分离培养纯化将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根据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多次划线接种或稀释涂布接种,获得纯培养物。03细菌的分离与纯化0201

观察细菌的形状、大小、排列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形态学鉴定测定细菌的生化反应,如氧化酶试验、糖发酵试验等,以确定细菌的分类。生化鉴定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菌抗原,如ELISA、凝集试验等。免疫学鉴定细菌的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原理包括稀释血清、加样、孵育、洗涤、加底物显色等步骤。操作步骤根据血清的稀释度和显色情况,分析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分析血清学试验

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04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如肺炎支原体等如肺炎衣原体等

消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志贺菌、沙门菌等细菌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如念珠菌等真菌如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寄生虫

皮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真菌:如癣菌、念珠菌等病毒: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寄生虫:如疥螨等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如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等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病毒:如人类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寄生虫:如滴虫等

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控制05

医院感染概述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因,医院感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手术部位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特点医院感染往往具有易感人群、病原体复杂、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和共同媒介物传播。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呼吸道卫生、血液隔离、消毒灭菌等。手卫生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正确洗手和手部消毒。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控制措施

消毒技术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浸泡、擦拭、熏蒸、干热灭菌等。消毒与灭菌技术灭菌技术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射线灭菌等。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以避免微生物

文档评论(0)

151****3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神笔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