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小结).pptVIP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小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备考方向;本局部内容是近年高考重点和难点。5年23考:考过法家思想的特点;仁政思想的内涵;董仲舒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和意义;道家“无为”思想;德礼和刑罚的关系;法家思想与荀子思想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联系;儒家思想与教育;各家思想的比较;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周敦颐思想的内涵;王阳明、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特点。

备考时应关注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比较、儒家思想对改善当今民生的启示、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等。

另外明末清初的时代特点经常和必修一、二结合起来考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李贽“异端”思想,三大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等都是潜在考点。

此外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点、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点也很容易出题考查。;一、儒家思想的开展演变

1.创立和开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开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表达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

史料一子曰:“仁者爱人。”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

史料二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史料三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那么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史料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史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史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评价

朱载垕〔穆宗〕:“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那么‘以人掩其书’。”

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假设此深切著明者也。”

纪晓岚:“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张廷玉:“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启超:“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辉。”;历史评价

章太炎:“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