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文化的前世今生.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门红茶的前世今生

标签:祁门红茶祁门香祁红红茶祁红茶业祁山分类:魅力祁红

一个世纪前,一个产自安徽祁门的中国红茶——“祁门红茶”,以高贵品质征服英伦

三岛,与贵州茅台酒同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跻身国际名茶之列。

在我国茶史,尤其是红茶史中,祁门红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

一的红茶和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古今圣贤也曾为其留下了“牯牛降上幻迷雾,雾里祁

红天下奇”、“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等诗句。那么,祁红在创制和发展的

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传奇?在此不妨略作探寻。

前世情缘

祁门产茶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歙州茶,且素质好。”歙州

就是古徽州。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敦煌遗书《茶酒论》书

中的“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更是徽州茶自古享誉中国的最好证明。祁门原属浮梁,浮

梁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

买茶去”的诗句。

祁门自古以来,盛产好茶,而红茶生产却始自近代。胡元龙的后代胡益坚撰文称,清

同治十年(1871年),黟县人余干臣,自福建罢官归来,赁居祁门三里街,因见祁门产茶,

根据闽红的生产经验建议祁门人改制红茶。于是,光绪二年余干臣从至德来祁门历口设茶

庄,试制红茶。祁门茶商胡元龙也是在这期间接受了余干臣建议在祁门改试制红茶。经过

不断改进提高,1875年前后,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余干臣、胡云龙

也因此被视为祁红创始人之一,被世人称为祁红鼻祖。

蜚声天下

祁红初问世,世界茶坛正是“绿肥红瘦”。据资料记载,以1896年至1900年的红

茶、绿茶出口量各为100的指数记,到1915年,红茶仅占77,绿茶却达143。在这样的

背景与机遇下,祁门红茶适时出现:秀美的外形,鲜爽的滋味,清高的香气,其出类拔萃

的品质令人眼前一亮,并迅速引起海内外茶商的青睐,让祁红很快呈现出产销两旺、出口

量直线攀升的火热景象。

光绪年末至民国初年,为祁红贸易的最鼎盛期,当时,祁红外销口岸是经汉口转运出

关,祁红在汉口集散时,大半为俄商承办,余则为英、美、德、法等国,年销量一般在十

三万箱左右(每箱五十斤上下)。

“头批满堆,即择吉日良辰,鸣炮奏乐,大宴茶师及工人,匀堆成箱后,即抽茶样一

箱,派水客送样至汉口。汉口茶栈大开中门迎水客,并设宴款待,仪式非常隆重。”这是

一位老茶人对当年祁红兴盛往事的回忆。祁红享受了高官走中门的尊荣,其身份之显耀,

可见一斑。当年民间评价祁红,亦有“一品官,二品茶”的说法。

1915年,祁门红茶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异常光彩,以三枚金奖的成绩,

风靡世界茶坛,使祁门红茶这个红茶中的后起之秀,一举步入世界顶级名茶行列,并进一

步引动了海内外热情的追捧。祁红一枝独秀的景致,引起北洋政府农商部重视。并于1915

年,在祁门成立了“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并于1934年更名为祁门茶叶改良场,作为

中国近现代最早一批茶叶科技机构之一,祁门茶叶改良场一直传承不绝,其间,吴觉农、

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中国现代茶业的泰斗先后来到祁门,为祁门红茶的长久发展奠

定了深厚的根基。

几经历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茶市受到了冲击,曾一度坚挺的祁红无疑也受到了严峻的

挑战。据资料记载,自1926-1929年的四年间,祁红的外销指数下降了80个百分点。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海运中断,向以国际

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祁红顷刻间一落千丈,生产无常,茶号顿减,产量大落,于是茶农

纷纷弃茶改林,祁红遇上了从未有过的困顿。

1949年,随着新中国成立,祁门红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祁红生产受到重视,

国家通过贷粮、赊销、贷款等方式,支持资金一千多万元,扶持祁红生产。茶园面积大幅

增加。此后几十年,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扶持下,祁红茶区大力开展科学实验,通过“二

建”(建立集中连片的新式茶园、建立稳产高产的基本茶园)和“三改”(改造老茶园、

改善茶园管理、改变采摘技

文档评论(0)

176****7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