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15章支原体.ppt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15章支原体.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15章支原体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目录支原体简介支原体的发现与鉴定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支原体简介01

VS支原体是一种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缺乏细胞壁,有丝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具有多形性。分类根据感染宿主的不同,支原体可分为人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口腔支原体。定义支原体的定义与分类

支原体呈球形或丝状,无细胞壁,细胞膜上含有大量的微绒毛,可与宿主细胞紧密结合。支原体的生物学特点形态与结构支原体在培养基中生长需要胆固醇和精氨酸,繁殖方式为二分裂,繁殖速度较慢。生长与繁殖支原体对理化因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抵抗力

致病特点支原体感染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传播途径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的物品传播。预防和治疗预防支原体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对感染者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的致病性

支原体的发现与鉴定02

支原体的发现历史德国医生发现并描述了第一株支原体18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肺炎支原体是导致人类肺炎的病原体1952年

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特异性培养基中,观察生长情况鉴定方法根据菌落特征、生长条件、生化反应等指标进行鉴定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支原体的免疫学检测将特异性抗体与抗原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判断是否感染过支原体血清学检测

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03

分布广泛支原体感染可发生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无明显的地域限制。季节性冬季为支原体感染高发季节,可能与气候寒冷、干燥有关。人群聚集性学校、家庭、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区域容易发生支原体传播。支原体感染的分布与流行特点

支原体感染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者或携带者的痰液、鼻涕、唾液等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性传播性接触是支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性乱交行为中容易感染。010203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接种疫苗针对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可以考虑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快速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或携带者的痰液、鼻涕、唾液等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控制

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04

皮肤黏膜感染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等。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喉痛、呼吸困难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尿道综合征、盆腔炎、肾盂肾炎等。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等。

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变化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支气管炎等。皮肤黏膜感染:溃疡形成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尿道综合征、盆腔炎等。神经系统感染:脑积水、脑脓肿等。

诊断标准培养法阳性结果和/或血清学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鉴别诊断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相鉴别,如细菌、病毒等。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05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抗生素,一般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如痰多可给予祛痰药,咳嗽可给予止咳药等。辅助治疗

抗生素治疗与治疗方法相同,主要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发热给予解热镇痛药,咳嗽给予止咳药等。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疫苗接种接种肺炎疫苗,预防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措施

预后良好如果治疗及时、适当,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病程较长支原体感染的病程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治愈。可能复发部分患者治愈后可能复发,需要再次治疗。转归不良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情可能加重,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支原体感染的预后与转THANKS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

181****00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