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式募捐透支了我们最后的信任.docxVIP

“狼来了”式募捐透支了我们最后的信任.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狼来了”式募捐透支了我们最后的信任

“狼来了”式募捐透支了我们最后的信任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就由病毒式传播,变成病毒式辟谣;辟谣的过程中,又生出了新一轮的谣言;又有调查记者跟进,视频新闻跟进,反复增充新的信息。故事进展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叫罗尔的父亲,发布了一篇公号文章,称自己5岁的女儿罗一笑患了白血病,治疗费用“平均每天上万”。同时,罗尔好友“刘侠风”也发文章称罗尔为给女儿治病已花去20余万,希望大家帮助;每转发一次文章,他的公司将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

这篇公号文章,很快已收到270万的打赏。这种传播效果,大概是白血病儿罗一笑的父亲罗尔根本没有想到的。

然而很快,爆料就出来了:罗尔在广东有三套房子、两辆车,家里不缺钱;这篇文章的背后,“有人在做营销”。接着,@深圳儿童医院微博核实了医疗费使用和报销情况:三次住院总共费用204244.31元,其中168050.98元为医保支付,自费部分仅36193.33元。

对罗尔的大起底,对他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辱骂接踵而来,甚至还有人认为他应该以诈骗罪论处。这当然也是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

从前线记者的采访中我们看到,罗一笑还在ICU,病情是真的;罗尔的经济条件远不如想象中的“三房两车”的那么丰裕,暂时手头拮据;营销公司虽然在做营销,但号召的是转发,而非募捐(这点微信团队已证明罗尔并不违规,不删文、不处理),并且是需要支出捐款的一方。如果这些事情在一开始全部都摆在明面上来说,也许捐款会大幅度减少,但至少这钱,罗尔会拿得踏踏实实。问题就在于,罗尔说的只是部分真相,夸大了事实。

终于,他在昨天下午的某视频中痛哭流涕,然而却是在指责网友:“所有人都不管我的女儿,只想我是不是骗子。”唉,非亲非故,素不相识,吃瓜群众为你捐了270万,到头来还得挨骂,他们心里的忿恨如何能够平息?!一个人到了这种境地,仍然毫无自省,那就只有信用破产了。

从目前的种种公开信息来看,罗尔处理不当,让出钱出力的人心不服口不服,挨骂是应该的。但还看不出他和背后营销公司所谓“诈骗”的主观故意,超出五万的那部分打赏也被微信公司暂时冻结。

只不过,这种群众们一窝蜂的热情,然后迅速被打脸,然后义愤填膺,声讨骗子,这样的事,是不是很眼熟?

如果对真相如此洁癖,当初就不应该这么轻易相信别人,一旦和自己想象不同就炸毛;如果明确就属于“新闻易感人群”,看见什么就忍不住泪流满面,那就别对细节过于苛求了。——一个人不能总是这么逻辑不自洽,双重标准。既然你对真相那么苛刻,觉得罗尔“不卖房就没有资格要打赏(还不是募捐)”,那你对自己的行为为何如此随便,不通过有正规管理渠道的公益机构、不了解清楚人家的财产情况就打赏?

即便如此,你不施援手,也应该对他人的困境心怀善意。

如果整天被新闻感动,又整天被反转所愤怒,是不是也该检讨自己,为什么这么不长心,为什么记吃不记打?

不要忘了,去年天津港爆炸的时候,一位90后女生谎称父亲在爆炸中死亡骗捐、获刑三年,也是嘘声一片。不要忘了,声称女友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大家给男友捐了70万之后,才知道她是在男友家中喂狗被咬伤的,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不要忘了,曾有一女孩“摔倒”之后变成植物人,男友对其不离不弃,举债20万照顾,结果女友苏醒后,指认是男友家暴将其打成植物人。多少“感动”,就这么被白白消耗了。

这不过是最近我随手拈起的影响较大的例子,零零碎碎的更多。

所谓的“反转”,但凡有点互联网经验,都已经见怪不见了。其实无须亲身作调查,多上网翻一下,多等半天,很快就会有新的剧情。

我也许躲过了绝大部分的谣言或片面真相,是因为套路看得太多的缘故。我并不冷漠,我已很多次向我信任的人或者机构捐赠了,今后还会继续,我有我的慈善途径(当然数额不大);但这些陌生人的求助,我至少会保持警惕。

不仅不捐赠,除非确认是我认识的人,我不会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转发和号召捐款的消息;我不会转发寻找丢失儿童的事;不会转发“随手拍”乞丐儿童的照片;不会转发高考生丢失准号证的消息;不会转发“转给需要助听器的儿童”;不会转发“接力转发!多转一次就多一分希望”的鸡血汤……这类转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的,或至少是不全面的。凡是耸人听闻的、充满铿锵语气的、诱导你去做什么的,虚假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要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转发的每一条信息负责,就只能竭尽全力避免触碰到谣言,避免踩雷。并不是显示自己多英明。这种警惕性,显然不

文档评论(0)

181****90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