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Gsl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主任医师郭少林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病理特征: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伤。临床特征: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

根据我国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可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主要类型,其中黑线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通过多年研究,已经基本明确了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

198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的国家有自己的命名: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韩国称韩国出血热(KHF),瑞典称地方性良性肾病(NDN),芬兰和南斯拉夫称流行性肾炎(EN)等。病病死率高,危害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染病之一。

1931~1932年在黑龙江下游中、苏边境盆地的入侵中国的日本军队和苏联军队中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以后在苏联与满洲里交界处和黑龙江流域每年都有暴发流行。1935年日本士兵在我国东北森林草原地带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曾误诊为“出血性紫斑”、“异型猩红热”、“急性肾炎”和“出血性斑疹伤寒”等。1938年7月在绥芬河流域的二道岗,有20名日本士兵患流行性出血热,当时称“二道岗热”。1939年9~12月日本骑兵在孙吴演习,20人患HFRS,6人死亡,当时称“孙吴热”。

1940年在黑河附近日本士兵236人患HFRS,死亡26人,当时称“黑河病”。同时期在日本驻军所在地,如永安、三江、北安、横道河子和延边等,均有HFRS发生,延边当时称间岛,当地称HFRS为“间岛热”。1941年日本军队曾报告,在出兵中国东北的百万日军中,约有万人患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高达30%。有文献记载,在黑龙江流域东北支流一带,在一百万日本军队中发生了1.2万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942年虎林发生102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15人,当时称“虎林热”。1942年日本陆军军医部将上述不同名称的疾病,统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1950年黑龙江省发生18例病人后,我国年年都有EHF疫情。

1、基本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genus),统称汉坦病毒(Hantaviruses,HV),血清/基因分型至少20多个。汉坦病毒对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如:氯仿、乙醚、丙酮、甲醛、戊二醛、乙醇、碘酒、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碘氟等,在酸性(pH5.0)环境中可灭活汉坦病毒。加热56℃30min,60℃10min,100℃1min,60Co照射及紫外线照射(10~15min)可使汉坦病毒灭活。在PH7~9、-20℃低温和-70℃超低温或-196℃液氮中汉坦病毒活性良好。EHFV的抵抗力可归纳为“三怕”,即怕消毒剂,怕热,怕紫外线。

2、免疫学性状体液免疫:病后1~3天即可检出IgM抗体,5~6日抗体滴度达高峰,10~14日后开始逐渐下降,半年后多数转阴。IgG抗体病后2~3天可出现,其滴度高峰在病后10~14天,以后仍继续升高,1年之内多数患者的抗体滴度皆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缓慢下降。病后抗体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不到一年,长者36年以上。一般看来,姬鼠型比家鼠型HVIgG抗体持续的时间长,重型病例比轻型病例抗体持续的时间长。细胞免疫: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增高,各病期高于正常人24~36倍,病程早期升高,少尿期达高峰,至多尿期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病毒颗粒示意图

侵入细胞间隙的病毒颗粒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我国已经发现100多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其中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野栖的黑线姬鼠和家栖的褐家鼠。此外,还有家栖的小家鼠、黄胸鼠、野栖的黄毛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

褐家鼠和黑线姬鼠

DeerMouseandCottonMouse

2、传播途径1.动物源性传播⑴伤口传播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病毒污染破损皮肤或黏膜而被感染⑵呼吸道传播吸入带病毒宿主动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环境形成气溶胶而被感染⑶消化道传播食入带病毒宿主动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2.螨媒传播通过革螨或恙螨幼虫叮咬感染3.垂直传播⑴患病孕妇通过胎盘传给胎儿⑵带病毒鼠通过孕鼠传给胎鼠⑶带病毒革螨或恙螨经卵传递

?经伤口传播无论鼠间还是人间,HV很容易通过伤口传播。尤其在秋收季节,黑线姬鼠大量繁殖并下田取食,其排泄物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机会增加;而且这时正值农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1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