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三原则.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自诞生

以来发展迅速,给翻译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它改变了过去的功

能主义对等理论主导翻译实践的状况,开启了将翻译目的作为翻译过

程主导原则的新时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是翻译的目的论:

即翻译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论包括

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三个原则,其对各个领域的翻

译实践都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连贯性原

一、引言

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活

动,变得越来越频繁。那么,翻译是什么呢?——美国语言学会主席

尤金·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

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难

免遇到“如何翻译”的现实问题。翻译实践的过程和译文证明,仅依

靠单一的翻译标准和方法很难完全解决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那

么就需要翻译理论作为支撑来进行翻译。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翻译过程

应用到的翻译理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并选择了日本

文学作品《在城崎》作为翻译的文本,来解读翻译的目的论的三个原

则。

二、翻译目的论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

翻译目的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她在1971年发表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度》中第一次

提出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提出不同文本的翻译原则和评价标准,

为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度研究,为其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汉斯从新的视角对该理论进行阐释,他认为翻译同其他

人类活动一样,翻译也具有目的性。他还指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

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

目的。”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

翻译目的论是费米尔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

中提出的。他强调翻译目的论包括三大原则,即目的性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目的性原则是核心原则,指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行为的整个过程,

翻译目的也就是翻译要求,包括译文接收者的使用目的、时间、地点、

情形、交际媒介及译文应有的功能等。(1)连贯性原则是指语内连贯,

在连贯性指导下帮助譯者选择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连贯。译文在目的

语文化中有实际意义,译文接受者必须能读懂译文。忠实性原则是指

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了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译文和原

文之间要有语际连贯。在此原则中,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者对原

文本的理解所决定的,也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可以随目的的不同而变

化。

上述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

者又服从于目的原则。

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一)从目的性原则的角度

在翻译目的论中,“目的性原则”处于首要地位。目的包括译者

的基本目的和译文的交际目的。但是,通常情况下,要比较分析两个

译本的不同之处,首先就要分析译文的交际目的,其次应该关注两位

译者的立足点。

原文节选自《在城崎》,需要译者将日文原著译为中文,显而易

见,译文的受众是使用汉语的人群。因此,可以推测该译文的交际目

的是文学作品的传播,一般来说,这类文学作品的翻译,通常要求符

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做到简单明了。

例1:鼠はどうかして助かろうとしている。顔の表情は人間にわ

からなかったが動作の表情に、それが一生懸命である事がよくわか

った。

译文A:老鼠想方设法想寻求帮助,虽然人们无法读懂它脸上的

表情,但从它的动作神情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在拼尽全力。(高嘉临译)

译文B:老鼠在想方设法逃命,人们虽然看不懂它脸上的表情,不

过从它的动作中可以明确无误地看出,它已经竭尽全力。(王志镐译

(2))

从两个版本的译文可以看到,译文1和译文2在翻译同一句话时,

给出了不同的译文。因为两人的立足点,即译者的基本目的不同,造

成了结果的差异性明显。译文A

文档评论(0)

heart1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