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1

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多发于30~40岁的妇女,是妇科常见病。估计人群中约15%的妇女患本病,恶变率约0.7-1%。本病虽属良性疾患,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等恶性行为。是造成不孕或慢性盆腔疼痛的潜在原因。2

中医病名中医学文献中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记载,但在“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病症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3

常见发病部位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窝、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处,故也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

中医病因病机主要相关因素:离经之血(蓄血、瘀血)病位:下焦,胞宫、胞络为病5

经期、产后失于调摄多产、房劳、堕胎邪毒乘虚而入寒凝血瘀热结血瘀湿热瘀阻经期、产后余血未净–留滞成瘀手术创伤胞宫、胞脉、冲任–络伤血溢蓄瘀肾主一身正气,肾虚气行无力病久瘀重–耗气伤血气虚血瘀瘀血留滞–阻碍气机七情所伤–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6

瘀阻冲任、胞宫、胞络–经行不畅–不通则痛–痛经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瘀伤脉络–络伤血溢月经过多、延长、漏下瘀阻冲任、胞宫–胞脉受阻–两精不能相合–不孕血瘀日久–积结成症–症瘕包块瘀久伤肾–肾亏冲任不足–胞宫盈溢失司–月经不调7

病因和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种植学说:Sampson(1921)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Javert(195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Meyer(1907)免疫学说: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本病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的学说较多,但无一种可以解释所有内异症的发生。有可能不同部位的内异症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各种学说之间可以相互补充。8

病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但可因病变发生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9

一、巨检

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多见,约80%患者病变累及一侧卵巢,双侧卵巢同时波及者约为50%。1.病变早期:在卵巢表面上皮及皮层中可见紫褐色斑点或小泡。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可因反复出血而形成,以单个为多见。囊肿内含暗褐色粘糊状陈旧血,状似巧克力液体。囊肿直径多在5~6cm以下,最大者直径可达25cm左右。3.盆腔粘连形成:囊肿增大,囊腔内压力增高,少量血液渗漏至卵巢表面,卵巢与其邻近的子宫、阔韧带或乙状结肠等紧密粘连卵巢多固定在盆腔内。10

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内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早期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随病变发展,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直肠子宫陷凹变浅,甚至完全消失,宫颈:较少见。易被误诊为宫颈腺囊肿。深部病灶可能是直肠子宫陷凹异位灶直接蔓延而来,宫颈剖面可见紫蓝色小点或含陈旧血液的小囊腔。输卵管:一般直接累及粘膜者少。输卵管常与其周围病变组织粘连,甚至因扭曲而影响其蠕动,但管腔多通畅。腹膜:早期病变通过腹腔镜检查诊断,有白色混浊腹膜灶、火焰状红色灶、腺样息肉灶和卵巢下粘连等。这些无色素灶发展为典型的色素灶约需时6~24个月。巨检11

二、镜检一般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出血是镜下的证据。临床和镜下病理所见不一致,临床表现极典型,组织病理特征极少时:1.在镜检时能找到少量内膜间质细胞即可确诊本病2.若临床表现和手术时肉眼所见病理改变十分典型,镜检仅能在卵巢的囊壁中发现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等出血证据,亦应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3.异位内膜改变不一定与子宫内膜同步,往往仅表现为增生期改变。12

临床表现一、症状:约20%患者无明显不适。(一)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特点:继发性痛经、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时间: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13

(二)月经失调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