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pdf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中学语文论文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赵志伟

谈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一般人总以为是考“八股文”。其实,八股文只是

明清两代考试所用的文体,而且,也绝不仅仅考八股文。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内

容很复杂,除了八股文以外还有试帖诗、策问,殿试时还要考策论。历代的科举

考试都很复杂,例如唐代除了正规的科举(常科),如进士、明经及明法、明书、

明算科等专门考试,还有被称为“制科”的特殊考试。“制科”历代都有,唐代

尤多。王应麟《玉海》一书说唐有五十九科之多,后来经学者考证认为还要多。

本文简单介绍一些与进士考试相关的知识。

一、八股文

八股文其实只是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制艺”,或者叫“制义”。为什么

叫“制艺”或者“制义”?启功先生的解释是:“科举考试是皇帝命令‘士子’

的事,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命作的文艺便叫做‘制艺’,考试的内容是要

士子讲明所学的某种经书中的某项道理,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做‘义’,今

天教科书、教材还叫‘讲义’,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做‘经义’。”①因此,

严格算起来,八股文其实不是真正的文章,它只是以文章的形式阐发儒家经义而

已。八股文始于宋代的经义考试,即以经书中文句为题,让考生阐明其中义理。

宋神宗熙宁四年(1171)罢诗赋,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王安石为此还为天下

考生写了范文《里仁为美》。后来形成所谓的“十段文”,到明清就演变成八股

文。如上所说,八股文只是俗称,其实还有些名称,例如叫“时文”或者“时艺”,

这是相对唐宋的古文来说的;它又叫“四书文”,因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最重要

的内容是“四书”,然后才是“五经”。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闻》说:从“四

书”里出的题目叫“大题”,从“五经”里出的题叫“小题”。那么,为什么俗

称八股文呢?这是因为这类文章,除了开头(称为“冒子”即所谓破题、承题、

起讲)以外,文章主体部分有四组对偶句,四组共八股。有时候八股文也称“八

比”,按启功的说法“比”就是双份,因此严格说应该是“四比”,只是人们习

惯了也就无人追究了。八股文既然是阐释儒家经典的考试文章,那就并不是考生

自己想写的东西。八股文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所谓“代圣贤立言”,就是

说你要用圣贤的口吻来写文章。例如题目出自《论语》里孔子的话:“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那么这篇文章无论写三百还是七百字,你都要像孔子

对别人说话一样,文章的内容就是反复陈述这两句话的意思,如果掺杂了其他人

的口气就不符合要求了。八股文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后来有的人就把写八股文

比作演戏,你要讲的话都是戏中人物的话而不是你自己的话,这些话必须符合那

个角色。所以,八股文其实不是真正的文章,实际相当于封建时代的政治考试。

当年王安石本欲提倡实学反对诗赋声律取士,谁知道天下举子专诵王安石的《三

经新义》应付考试。王安石后悔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

八股文从明朝初年开始,一直沿用到1904年科举考试被废除才正式退出历

史舞台。清中期一度有过八股文的存废之争,但取消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明

清两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童试考秀才,秀才也是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

生员、庠生;乡试考举人,举人有个俗称叫孝廉,考中举人才是真正获得功名,

袁枚所谓“通籍后俸去书来”的“通籍”就是考中举人以上。会试、殿试考进士。

除了殿试以外,无论哪一级考试都要考八股文,可见八股文的重要。有一次,一

位教授对我说:我们现在高考语文中作文分数比例太高,他说:“封建时代靠一

篇八股文可以做官,我们为什么把作文分数定得那么高?”我对他说:“不对,

靠一篇八股文决不能考上官。一次考试不止一篇八股文,而且还要考其他东西。”

那么,一次考试要写几篇文章呢?至少七篇。以乡试为例,明清乡试一般分为三

场。在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规定:八月

九日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200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300字

以上。十二日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章表内科一道。

十五日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其中首场的经义、四书文都以八股文形式作答,

这是是否能录取的关键。②至于八股文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我

们可以看看金克木、启功、张中行的《说八股》,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两书。

朱光潜先生在谈自己年轻时学国文的经历,也提到过。

二、策论

科举考试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