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EVA的认识和理解(终稿 ).pdf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企业绩效考评的回顾与评价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

立与完善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国家规范的绩效评

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企业的改革方向,对企业经营者决策居于明

显的导向作用。

(一)计划经济时期以实物产量为核心的评价方法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是国家为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和控制,保障企业实现政府目的而采取的计划管理

措施。企业基本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和各种生产要

素由政府无偿拨付,所生产的产品、规格、数量由政府计划决定;财

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利润全部上缴,亏损全部核销。企业实质上是国

家的“生产车间”。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评价考核企业绩效采用的主要考核方法是指

令性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产品产量、企业产值和规格质量为核心

考核内容。

虽然产值和利润指标也在考核的范围内,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产值和利润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这种以实物产量为主的

考核方式,导致企业严重缺乏效率。企业为扩大经营者业绩,都有总

量扩张的冲动(争资金、争项目、争资源、生产不计算成本),产品

创新和技术创新少、生产产品积压过多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国企的进

一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初期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评价方法

随着从1979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启动和《关于扩大国

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企业领导负责制开

始发生变化。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宣

布,国营企业将逐步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自主权扩大,逐步拥有了

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

国家认识到企业经营和发展是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单一指标考核

方法已不再适应于企业。对企业的经营考核逐步过渡到以“实现产值”

和“上缴利税”为主要内容,将企业管理纳入到以效益为核心的轨道。

198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联合制定了包括总产值和

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产值利税率和增长

率等在内的“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通过打分的办法综合评价经

济效益的高低。80年代后期承包制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

式,初步提出了对企业经营者要采用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虽然避免了单一指标的片面性,但是

没有将考核指标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区分,只是进行简单的历史对

比,导致“鞭打快牛”现象,越是基础差,越是容易得高分,因此在

80年代后期被淘汰。承包制下经营者为完成任期内业绩(实现利润

或上缴利税),不惜将大量资产损失长期挂账,使得国有企业不良资

产比例连年上升,经营潜亏逐年扩大,一定程度上诱导了企业经营者

经济行为的短期化。

(三)20世纪90年代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法

1993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的制度。国有

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

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

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

绩效评价方法体系。

1、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所设计的财务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三个方面全面、综合

评定企业经营绩效。

2、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投资

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贡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形成了

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999年由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包括了财务效

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这是国有企业的绩效

评价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标志着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在我国正式确

立。

4、2002年修订了该指标体系,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更改为

28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5、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中央企业综合

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增加

了债务风险状况方面的财务指标,在定性指标中增加了战略管理、风

险控制和行业影响方面的评价,且评议指标总权重有所上升

我国90年代以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法,仍存在许

多不足。例如:未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难以对不良资产进行确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