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峡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吉安市峡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翻开语文书,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日,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夏日,绿树成荫,蝉鸣蛙叫;入秋,银杏渐黄,下过雨的夜,格外静(mì)①;冬天则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可爱的水藻。在大自然中,我们听到鸟语花香,感受生命,体悟真情。在秋风与落叶中,②的史铁生与母亲诀别,于菊花开得烂漫时,把“好好儿活”的信念铭刻心间。

1.文中加点字“贮”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chù B.cù C.zù D.zhù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觅 B.谧 C.密 D.秘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处心积虑 B.咄咄逼人 C.各得其所 D.暴怒无常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自然中,我们听到鸟语花香,体悟真情,感受生命。

B.在大自然中,我们听到鸟语花香,体悟生命,感受真情。

C.在大自然中,我们聆听鸟语,轻嗅花香,感受生命,体悟真情。

D.在大自然中,我们轻嗅鸟语,聆听花香,感受生命,体悟真情。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豁然开朗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①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②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

③梅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破万卷”,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④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石穿”的韧性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6.某班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A.甲:有关友情的诗句,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乙:进入初中后,我们也学过不少能体现友情的古诗文名句,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丙:经你这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中也写到了友情,例如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由误解对方到相互欣赏的交友过程。

D.丁:读这些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

【注】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

8.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令仪诲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与()(2)负()(3)卒()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2)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人所诘。

11.从于令仪身上你

文档评论(0)

186****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