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清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保定市清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KA)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经考古发掘,隋朝洛阳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史载,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以上材料说明隋朝时

A.对外征战频繁 B.洛阳盛产粮食

C.社会经济发展 D.横征暴敛无度

2.有学者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认为武则天“不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

A.首创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B.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当政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它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城中有商业区与居民区;它既是大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该城市是()

A.洛阳 B.开封 C.长安 D.大都

4.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诗歌创作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

5.“接缕垂芳饵,连筒灌水园。”杜甫这首《春水》诗中描写的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6.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7.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极度繁盛,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嵩辈”的千里萧条,导致唐朝出现如此转折的事件是()

A.朱温降唐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8.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十国 B.南北朝 C.十六国 D.五代

9.“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10.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都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下列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元昊—契丹国 B.阿保机一蒙古政权 C.阿骨打一金 D.铁木真一西夏

11.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最符合该特征的是()

A.元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与北宋之战 D.辽与金之战

12.他所带的军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立志北伐收复中原,最终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是()

A.岳飞 B.黄巢 C.铁木真 D.文天祥

13.“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措施最有可能出现在()

A.隋初巩固统治措施中 B.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中

C.宋代王安石变法中 D.忽必烈的“治国安民”方略中

14.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

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

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

15.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对这一谚语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16.《棉花帝国》一书中提到:“对于棉花,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将它的恒久存在视为理所应当。”在中国历史上,江淮和川蜀一带对棉花的“熟悉”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7.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177731688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