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滑坡的文献综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1.课题背景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

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

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见附图

1

(附图1)

在斜坡变形破坏地质灾害中,滑坡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

是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经过对娄烦县顺道村北104省道59—61Km处特大滑坡

(见附图2)的调查,我们发现该滑坡对过往的车辆及行人有一定的威胁,所以

需要对该滑坡体进行治理。通过治理改地质灾害体,我们可以保障人民的财产和

安全损失减少到最小。

(附图2)

2.滑坡研究发展概况

2.1国外滑坡研究发展概况

从滑坡研究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滑坡的科学描述是同地质学、工程学、自然

地理学的成长分不开的。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才把滑坡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学研

究客体来描述。1512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毕雅斯库镇附近的布伦若(Bree-mo)

河谷发生大滑坡的灾害记载是滑坡研究历史上发现较早的一篇专门性的文献资

料。至今,被科学界公认的滑坡研究最早的经典著作,是A.Herm于1882年发表的一

篇关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埃尔姆(Elm)附近的滑坡的文章。人类对滑坡的系统研究

源于瑞典。在1928~1945年间,世界各国对滑坡的研究是片段和零星的,且研究

工作大多由单独科研人员小规模的进行,只有瑞典、前苏联、挪威国立土工研究

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论与著文。二战以后,对滑坡的研究工作逐渐

系统而深人。

近年来国际滑坡界取得重要进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

GIS技术。许多作者对区划制图技术、滑坡灾害及风险的评价方法作了最新的研

究,体现了滑坡灾害研究逐步由灾害评估向灾害管理研究方向发展。

M.Michael-Leib等把斜坡灾害的易损性、危险性、风险评价作为一体,并且以GIS

为技术平台,分别采用三维和平面评价系统,对Cairns地区进行了斜坡地质灾害

的风险区划和危险性研究。易损性指标则通过澳大利亚滑坡数据库中各种滑坡灾

害强度对建筑物、人口和道路的损坏程度来获取危险性可通过单元内已发生滑坡

面积与单元面积的比值来估计;;风险则等于易损性、危险性和受灾对象的三者乘

积。这一成果代表了滑坡灾害及风险区划制图技术应用的国际最新水平和发展方

向,已经实现网络技术相结合。

欧盟科研人员开始了基于GIs的边坡水文稳定性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型(GCM)

相结合预测气候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许多情况下,影响地下水与孔

隙水压力升降水成孔隙水压力数据组。通过这些输出参数并用边的气候因素可引

起边坡失稳,从而诱发滑坡。温室坡稳定模型进行滑坡反演分析所推导的临界地

下水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尤其是降水型式及气压变化条件,得出边坡稳定性系

数。

2.2国内滑坡研究发展概况

我们国家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滑坡事故屡屡发生,由于对滑

坡产生的作用因素、条件、运动的机理和发生以及滑坡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被迫

对已发生的滑坡进行研究和治理,既增加了投资,又延误了工期。20世纪60年代总

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中为了减少了滑坡危害,避开了不少大的滑坡和

滑坡集中分布地段,但对滑坡运动机理和发生原因的认识尚不深入。20世纪50

年代初~60年代中期为被动治理阶段。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实践中

逐渐认识到,要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减轻滑坡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类滑

坡的分布产生的条件、类型、作用因素,以及其运动和发生的机理。各部门都列

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分类和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

地形和主要作用因素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坡过程的滑坡稳定性的、变化

规律判断方法,防治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原则等,特别是抗滑桩的应用使大中

型滑坡也能治理。滑坡灾害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变被动治理为治理和

主动预防。③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更

高,更加重视滑坡灾害的影响。在一项大的工程开发建设前,尽可能进行灾害调

查、评价和预测,尽

文档评论(0)

133****6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