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混凝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混凝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吴晓泉(全国混凝土协会技术发展部)

以国家“十五”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结合我国入世(WTO)后国际工贸竞争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申办2008年29届夏季奥运会成功(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

阳、西安等城市)今后5~7年的建设高潮;配合2001年企业资质申报、审定和建设部提出

的“管理年”等中心工作,审时度势,梳理并探索进一步优化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改造并

重振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发展和完善混凝土建筑砌块企业之路,迈上新台阶,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1历史回眸

1.1专家点评

1981年,[英]悉尼.明德斯(SianeyMrndess)、[美]J.费朗西斯.扬(J.Erancis.young),在合著

《混凝土》一书首页上写道“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各个方面

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混凝土。”

1987年,美国专家来华透露,联邦已拨款几十亿美元,ACI正在研究月球开发用混凝土。不

久混凝土将成为太空建设材料。

1992年,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写道“作为一门经验技术,混凝土技术目前已进入高科技行

业,它远远超过传统建筑业的潜在用途。”

1996年,我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认为“今后30~50年水泥基材(包括各种混凝土和制品)

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1998年,国内著名专家写道“混凝土在工程领域发挥着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已经成

为现在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

2000年,我们协会专家这样赞誉“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混凝土在闪光。”

1.2水泥起源

混凝土一词源于拉丁文术语“Concretus”,其意思是共同生存。“水泥”是一个一般术语,

亦适用于所有胶结材料。当涉及到非波特兰(我国称硅酸盐)水泥时,应冠以定语,例如铝

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环氧树脂混凝土等。

1976年,[英]杰姆斯.帕克(JamesParker),用含有粘土的不纯石灰石球,烧制成天然水硬性

胶结材。

1813年,[法]维卡V(icat),用石灰石和粘土的合成物,经煅烧制成了人造水硬性胶结材。

他还发明了沿用至今的维卡针,用以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1824年,[英]利兹的一个施工人员约瑟夫.阿斯普丁(Joseph.Aspdin)提出“波特兰”水泥

的一个专利。它是由煅烧某些磨细(粉状或弄碎成糊状)的石灰石,掺入分别磨细的粘土,

再将混合物在窑内煅烧至CO2被分解逸出。最后将烧成物磨细制成水泥应用。因为硬化后

的水泥酷似英国波特兰石场天然建筑石料,故而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尽管阿斯普丁并未达到

起码的烧结温度[1845年,伊沙.约翰逊(IsaacJohnson)提出的9000C~10000C],其水泥未

必是真正意义上的波特兰水泥,但因为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被后人确定为水泥的

发明人。

初时波特兰水泥是用立窑生产。1886年开始用回转窑生产,1909年[美]托马斯.爱迪生

(ThomasEdison)发布一系列回转窑专利。1836年德国首先进行了系统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试验。1900年,水泥的基本试验大部分标准化。我国1889年开始创建水泥工业,印象中生

产大古牌水泥。

1.3混凝土技术的变革

自从1824年波特兰水泥获得专利之后,各种水泥混凝土陆续问世。在短短177年间共发生

四次变革。

1.3.1第一次变革——理论基础时代

1850年[法]郎波特(Lambot)用钢筋网造了一条小型水泥船。标示了钢筋混凝土(RC)时代

的开始,也是RC预制工业的萌芽。

1887年,[英]M.科伦(MKoenen)首发了RC结构计算方法。

1918年,[美]D.A艾布拉姆斯(D.A.Abrams)建立了水灰比(W/C)强度公式。当混凝土充

分密实时,其强度与W/C成反比。

1930年,[瑞士]鲍罗米(Belomey)根据大量试验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纳入了水泥强

度因素后,提出了混凝土强度与水泥实际强度及W/C之间的关系。确认了混凝土强度取决

于水泥石性能,而水泥石性能又取决于自身的孔隙率。

因为鲍罗米公式中没有考虑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泥水化程度,水化时温度、含气量变化

及泌水形成的裂缝等因素,后来鲍尔斯(Powers)又确立了混凝土强度增长与胶空比的关系,

即已水化水泥浆体积与已水化水泥浆体积加毛细孔体积加气孔体积之和的比值。进一步反映

了混凝土强度与毛细空隙的关系。可见减少空隙,增加胶空比,能

文档评论(0)

183****21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