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思想感情复习专题.docx

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思想感情复习专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思想感情复习专题

《岳阳楼记》:

1、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借以劝勉滕子京。

2、三种境界。

(1)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物喜,以已悲”的情绪变化;

(2)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

(3)范仲淹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对滕子京的慰勉: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作者希望滕子京能有“古仁人之心”,不要因一时有挫而心灰意冷,应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表现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意。

②含蓄表达了自己愿像古仁人那样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

1、本文通过描写滁州秀美的山林景色,以及太守和滁人游玩的情景,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也含蓄表现了欧阳修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2、文中的“乐”。

(1)山林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

(2)太守之乐:山林之乐、宴饮之乐、与民同乐;

(3)太守之醉: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饮少辄醉,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4)醉与乐的关系: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文中中“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止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与民同乐。结尾处“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来,点出文章主旨。

3、醉翁形象: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

4、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

《湖心亭看雪》:

1、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以及孤独、落寞之感慨,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2、“相公痴”: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①“是日更定”——时间之早。

②“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冬季最冷的时候,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③“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3、对故国的思念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

②“是金陵人,客此”突出“金陵”这个籍贯,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4、在湖心亭巧遇两位金陵人时的心情。

①惊喜、愉悦: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

②惆怅、感伤:知己难觅、难求的感慨。

5、如何理解“痴”字?

(1)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2)痴景:独自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3)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鱼我所欲也》

1、本文通过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2、对“本心”的理解:

(1)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文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2)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3)“本心”是基于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而提出来的。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送东阳马生序》:

1、本文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求学的经历,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2、中心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作者的精神品质:

(1)勤奋好学,不怕艰苦;(2)虚心求教,谦虚谨慎;

(3)粗食敝衣,内心富足;(4)关心后学,谆谆教导。

《曹刿论战》:

1、本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后对战争的分析、指挥和评论,击退强大的齐军的过程,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原则——只有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2、长勺之战获胜启示:

①战争胜利的根本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③统治者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意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本文讲述了邹忌劝说齐威王纳谏除蔽,齐威王接受劝谏,修明政治的故事,告诉我们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