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10章第2节.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2面向对象的分析

?系统分析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应用领域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够抓住其中的实质问题,这就是“问题空间”的理解问题,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则属于“解空间”的问题。

10.2.1面向对象分析概述1.分析策略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策略基础是分析系统需求时遇到的变动因素和稳定因素,把这两种因素区分后,比较容易对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鉴别、定界、追踪和估价。

10.2.1面向对象分析概述2.思维组织模式系统分析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过程,就是考虑问题的次序、条理、层次等方面的模式,在传统的分析模式中从问题空间到分析结果的映射是间接的,因为由分析方法所决定的思维模式与人们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减少这些距离,只好进行转换,以利于分析结果的传递。

10.2.1面向对象分析概述从根本上统一思维模式的办法是在系统开发各个环节中,统一采用人类原有的思维组织模式。人类典型的思维过程是由三部分来进行组织的,即从现实世界中区分出特定的客体及其属性;对客体的整体和组成部分加以区分;对不同种类的客体给出表示,在此基础上加以区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就建立在这dg个来自人类自己思维组织模式之上,依照客观世界本来的规律来开发应用系统。

10.2.1面向对象分析概述3.分析方法的表示面向对象的分析由对象、分类、继承性及基于消息的通信构成。其中对象是一组属性和专有服务的封装,它是问题空间中某种事物的一个抽象,同时也带有问题空间中这种事物的若干实例。这些是从信息建模方法中演变而来的,再加上面向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层次结构,所以面向对象的分析比信息建模方法更完整地实现了从问题空间到系统模型的直接映射。

10.2.2对象的认定1.简单的认定方法该方法由Booch于1983年提出,它是基于词法分析的方法。从目标系统的描述开始,找出其中的名词作为候选的对象。另一方面,找出其中的动词作为候选的方法(即服务),然后产生一个由对象(名词)和方法(动词)构成的表,作为分析的结果。现以开发字处理系统为例,说明基于词法分析的方法。

10.2.2对象的认定问题陈述:字处理系统允许用户产生文档,产生的文档存储在用户目录中,用户可打印和显示文档,修改文档,还可从用户目录中删除文档。找出该问题的名词和动词确认的对象和方法构成的表如下:

10.2.2对象的认定2.复杂系统对象的认定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对象的认定面临五个需要回答的问题。1)到什么地方去找候选对象寻找对象的范围如下:(1)问题空间:从用户那里得到某种形式表达的系统需求,了解问题领域的知识背景,向用户索取与系统主题有关的、简要的归纳性材料,与有关人员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10.2.2对象的认定4.组织方法在理解客观世界组织与表示需求时,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识别具体对象及其属性。(2)识别整体对象及部分对象。(3)识别不同的对象类。

10.2.2对象的认定(2)文本:收集一切能得到的文字材料,重点留意那些专门示例系统主题和值得仔细学习与考虑的部分,并注意出现的名词。(3)图:能收集到的一切图。如块结构图、接口图、系统构件图、高层次的数据流图和控制流图等。根据这些再用图标和连线画出内容丰富的图来,形成问题空间的初始骨架。

10.2.2对象的认定2)找什么范围确定之后,可能成为对象的是:(1)结构:这是最有可能被认定为对象的实体,其中分类结构和组装结构又是结构中可能性最大的。(2)其他系统:指要进行交互的外部系统和外界的“终结点”。(3)设备:需要进行交互的设备。(4)事件:由系统及时观察和记录的事件及历史事件。(5)扮演的角色:各种人员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6)位置:系统安装和运行的物理位置。(7)组织和单位。系统涉及的人员所属的单位。

10.2.2对象的认定3)对候选对象考察什么对于一个候选对象,能否认定它是一个对象,要考察的内容如下:(1)需要记忆,即系统是否有必要记忆对象的某些或全部成分。(2)需要服务,即系统是否有必要对该对象的行为提供服务。(3)多于一个属性。只有一个属性的对象通常应看成其他对象的属性。(4)共有属性即对于一种对象所有实例,能否认定一组为这些实例所共有的属性。(5)共有服务即对于一种对象的所有实例,能否认定一组这些实例都要进行的加工。

10.2.2对象的认定4)提出什么质疑对于已初步认定的对象,应从下列几方面提出质疑:(1)记忆和服务的必要性:若系统没有必要始终持有现实世界中某种事物的信息或者提供关于它的服务,那么这种事物就不要认定为对象。(2)单个实例:若某种有属性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