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经典诗歌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韩愈的《晚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4)《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万里赴戎机③.朔气传金柝④.草树知春不久归⑤.百般红紫斗芳菲⑥.故园东望路漫漫⑦.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赴、戎、朔、柝、芳菲、漫漫。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沥尽心血创造了火一般红的生活图景。中国农村展现出可喜的景象:文体活动热闹非凡,乡风民风不断向好,新的zhì序已经建立,乡村振兴之路喜结硕果。农村正在以“走在前、开新局”的气pò和现代时尚的方式打开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正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乡村蓬勃发展的故事。

2.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沥尽心血创造了火一般红的生活图景。()

(2)乡村振兴之路喜结硕果。()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zhì___________序(2)气pò___________

【答案】2.①.xuè②.shuò

3.①.秩②.魄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心血:xīnxuè,心思和精力。

硕果:shuòguǒ,大的果实。比喻非常大的成果。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秩序:zhìxù,次序井然,有条不紊的情况。

气魄:qìpò,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史事。

B.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回忆鲁迅先生》是她写的一篇回忆录。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抒情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

D.《木兰诗》“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是他称;《孙权劝学》一文中的“卿”是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木兰诗》是叙事诗,不是抒情诗;

故选C。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家国情怀的培育,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提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这种将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自觉,成为“家国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③在家与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家是构成国的基本因子、国是维护家的可靠屏障。④家庭建设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深厚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

(1)按照词性划分,第①句中的“历来”是____________词,第②句中的“与”是____________词。

(2)第③句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①.副②.和

6.将顿号改为逗号7.将“国家建设的深厚基础”和“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调换位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历来:向来;一向;从来。这是一个副词。

与:和。这是一个连词。“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是并列关系,中间的“与”是连词。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家是构成国的基本因子”“国是维护家的可靠屏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ufuhjk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