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版《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导读.pdfVIP

英文原版《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导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文原版《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导读

金兼斌

摘要:

本文是为即将影印出版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列教材?英文原版系列”第二

本ThePracticeofSocialResearch(9thEdition)(《社会研究方法》(第九版)所写的导读

性前言。在本文中,作者对社会学家EarlBabbie这本最负盛名的经典研究方法教材的写作

由来、主要特点和有关写作修改背景作了介绍,并简要回顾了社会科学领域包括传播研究领

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典范的变迁。

关键词:社会研究,研究典范,研究方法

英文书名:ThePracticeofSocialResearch(9thEdition)

中文译名:《社会研究方法》(第九版)

作者:EarlBabbie

英文原版《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导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

《社会研究方法》堪称当今英语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书籍中最经典的

教材之一。作者EarlBabbie,一位睿智幽默的社会学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以他

通畅易懂的阐述风格,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写作方面崭露头角。他的第一本成名作是

1973年初版的《调查研究方法》(SurveyResearchMethods),出版以后立刻风靡全美,成为

多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授们的指定必读书。由于《调查研究方法》一书主要围绕

“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涉及的范围比较窄,许多教师乃向出版商Wadsworth建议,指名

要“那个写《调查研究方法》的家伙”来写一本涵盖范围更广的有关社会研究方法的一般性教

材。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首次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一时好评如潮,奠定了Babbie

作为一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者和写作者的地位。

正如作者在最新版(第九版)前言中不无得意的透露,虽然《社会研究方法》最初是为

社会学课程而写的教材,但实际上,多年来,它已经广泛被心理学、公共行政、城市研究、

教育学、传播学、政治学以及其他总共约30个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师生用作教材或参考书。

EarlBabbie的大名更是在教学研究方法课的师生间无人不知。盛名不一定是质量的保证。但

一本教材延续近30年不衰而不断更新再版,成为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Wadsworth的“王牌产

品”之一,则无疑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界的奇迹。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

国家都翻译出版了这本经典教材。是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出版“新闻传播系列教

材?英文原版系列”,在研究方法方面,这本教材也成为我们的首选。

读者现在所见的是本书第九版。与前一版相比,本版的最大特点是对质化研究

(qualitativeresearch)的重视。事实上,在此前的几版中,Babbie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作为

一本与时俱进的研究方法教材,本书历次修订推出新版的过程,实际上也部分反映了社会科

学研究领域围绕研究典范(researchparadigm)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争议。Babbie的《社会研

究方法》一书,一开始是一本完全实证/量化取向的研究方法教材,这从它的写作起因上就

已可以看出,因此,教材开宗明义就强调社会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即主张研究所关注的

问题是诸如“是不是这样(tobe)”以及“为什么是这样(whytobe)”这类问题,至于“应不

应该这样(oughttobe)”之类的问题,则不是科学研究的任务。因此,在内容安排上,历版

《社会研究方法》都重在对各种量化研究方法的介绍和阐述。然而实际上,在社会研究领域,

方法和方法论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以传播学研究为例,据学者陈国明(美国Universityof

RhodeIsland副教授)不久前在台湾《新闻学研究》上撰文观察,半世纪来传播研究方法随

着对传播这个概念的意义、过程和理论认知的变迁就有着明显更迭,“最明显的改变是由五、

六十年代实验方法学操纵的单元取向,转化为近年来的方法多元取向。”1985年国际传播学

会(ICA)在夏威夷召开的年会,即以“典范对话”为主题,引发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热烈讨论

和争论。总体而言,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统量化研究一元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以

批判和诠释取向为特色的质化研究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在这一大的研究典范格局的

变迁背景下,Babbie对自己这一影响日益广泛的研究方法教材进行了重新审视,力图

文档评论(0)

176****8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