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什么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电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重点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教学准备: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羽一个、碎屑若干、气球两个、塑料棒一根。

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反、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上、验电器。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1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

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

板书课题: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电是什么

观察课本彩图,思考电的用途

积极思考回答

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电”有初步认识

摩擦起电

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教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摩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回答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

思考回答

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咱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图13-7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

教师归纳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结论: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民荷不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茶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演示“迷你实验室”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并介绍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摩擦起民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验电器:

提出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构成的?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让学生观察实物、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教师通过“加油站”介绍静电感应现象。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猜想

动手实验、认真观察

思考归纳实验现象

阅读课本、明确概念、观察实验、加深认识。

思考

讨论、思考、回答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中要教育学生与别人合作,分析归纳结论时要分步骤

注重实验操作的效果

求目标,让学生小结

依据目标小结

可以投投影目标

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P64-P65开放性作业。

完成练习,反馈矫正

作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一、实验探究(一)二、实验探究(二)三、验电器

1、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正电荷1、原理

2、物体带电负电荷2、构造

2、电荷间作用规律3、使用

教学反思:

教学参考:

1、正确理解物体带电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在初中物理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特点是:(1)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2)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把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体也带上了电荷的现象叫接触带电。例如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也带上了负电荷。接触带电的特点是:(1)不带电体总是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2)接触前后,电荷总量守恒,即接触前带电体的电量应等于接触后两个物体所带的电量之和。物体带电后,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在物体表面上,表面越尖锐的地方分布的电荷越多。如果两个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完全相同,一个带10C正荷电,一个不带电,接触后电荷就平均分配,每个物体都带上了5C的正电荷。

根据下列现象之一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有电荷:(1)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2)是否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3)有时带电体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

不论是摩擦起电或是接触带电,带电的实质都是电荷转移,并非创造了电。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带电体为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