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pdfVIP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序号:课题:15、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

解,体会“无言之美”。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

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句子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的比较,看

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哪个更美,

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引入课题。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

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

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

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

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

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

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

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

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

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通过目标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导学,引导

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学生认识作

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者,把握文

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章思路和文

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理,来体会

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无言之

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美”。

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

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

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

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

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

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

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

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

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

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

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

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

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

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

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

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

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

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

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

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

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

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

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

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