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pdf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人工控制设备鉴定水稻耐冷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和分级评价指标等技术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萌发期、芽期、苗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耐

冷性鉴定技术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520-2011粮油检验籽粒发芽试验

GB/T21719-2008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低温冷害

水稻遭遇了低于其正常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一段时间后,其生长发育延迟、甚至发生生理障碍,进而

造成不同程度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现象。

3.2

水稻耐冷性

水稻对低温冷害所具有的抵抗性或忍耐性。

3.3

冷害等级

反应鉴定水稻种质不同生育时期受冷害程度的等级描述。

3.4

冷害指数

以芽期或苗期冷害等级为依据计算的判定种质芽期或苗期受冷害程度的指标。

3.5

空壳率

1

低温胁迫条件下不结实的颖花数占总颖花数的比率。

3.6

相对耐冷系数

低温胁迫下与正常条件下性状表型值的相对比值,是反应鉴定种质耐冷程度的参数。

4萌发期耐冷性鉴定

4.1鉴定准备

4.1.1对照品种

采用以下对照品种或已知耐冷和冷敏感品种作为对照。

耐冷对照:空育131(粳稻)、龙稻5号(粳稻)、丽江新团黑谷(粳稻)

冷敏对照:龙粳11(粳稻)、垦稻8号(粳稻)、五优稻4号(粳稻)

4.1.2种质准备

每份待测定的水稻种质精选成熟饱满的种子500粒以上,不应包衣或拌种。

4.2鉴定设备与试剂

4.2.1鉴定设备与耗材

烘箱和人工气候箱。直径9cm培养皿和定性滤纸。

4.2.2鉴定试剂

2.5%次氯酸钠(V/V)消毒液和蒸馏水。

4.3鉴定步骤

4.3.1种子预处理

将用于鉴定的水稻种子和对照品种的种子置于50℃烘箱中处理48h。每份种质随机挑选6份(3份

用于低温冷害处理、3份用于对照处理)饱满种子50粒,用2.5%次氯酸钠(V/V)消毒液处理30min后,

用蒸馏水清洗3次,再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均与置于垫好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

4.3.2低温胁迫处理

将每份放好种子的培养皿中加入15ml的蒸馏水,盖好皿盖后,籼稻和粳稻分别置于17℃和15℃

下暗培养,设三次重复。每天更换同等体积、同等温度的蒸馏水1次。

4.3.3萌发情况调查

低温冷害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发芽标准均参考GB5520-2011,调查并记录各处理处理第10d的种子萌

发数。

按公式(1)计算发芽率。

GP=N/N×100……………(1)

12

式中:

GP—萌发率,单位为百分号(%);

N1—处理第10d的萌发种子粒数,单位为粒;

2

N2—供试的种子总粒数,单位为粒。

4.3.4萌发期耐冷性评价

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标准见表1。

1级:极强(HT,hightlytolerance);3级:强(T,tolerance);5级:中等(MT,moderaterly

tolerance);7级:弱(S,susceptible);9级:极弱(HS,highlysusceptible)。

表1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标准

冷害等级(级)发芽率(%)耐冷性

1100≥GP>80极强(HT)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