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四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Fe56Pb207Br80Mn55Ni59Ga70Sr8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题,1-6题每小题2分,7-16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说法不正确;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

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

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2.图中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称取10.5g固体

可量取9.50mL液体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配制溶液时的定容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小于1g以下的用游码,故A错误;

B.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以量取9.5mL液体,故B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液面不再下降,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液面是否下降,若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定容时,先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SiO2

烧碱

盐酸

NH3

B

CO2

NaHCO3

Cu

碘酒

C

CO

NaCl

纯碱

蔗糖

D

SO3

生石灰

熔融MgCl2

乙醇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电解质是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根据概念分析判断;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是碱不是碱性氧化物;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NaHCO3是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u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碘酒是混合物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aCl是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SO3能碱反应产生硫酸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生石灰能与酸反应产生钙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MgCl2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乙醇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是

A.含有较多Fe3+的溶液:Na+、SO42-、HS-、NH4+

B.c(OH-)=1mol/L的溶液:AlO2-、CH3COO-、K+、Ba2+

C.pH=1的溶液:K+、Fe2+、NO3-、Na+

D.遇Al能放出H2的溶液:HCO3-、K+、Mg2+、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有较多Fe3+的溶液,铁离子与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故A错误;

B.c(OH-)=1mol/L的溶液显碱性,在碱性环境下,四种离子间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pH=1的溶液显酸性,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遇Al能放出H2的溶液可以是强碱性溶液或非氧化性酸溶液,HCO3-不管酸性还是碱性环境均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5.为检验牺牲阳极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铁钉底部a、c处滤纸上均能看到出现蓝色沉淀

B.一段时间后,薄锌片底部b处能看到滤纸变红色

C.薄锌片两端铁钉均为该原电池的正极

D.薄锌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该装置形成了一个原电池,锌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两端铁钉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从而达到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目的,达到实验目的。本装置中,NaCl溶液为了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青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辅导教学及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