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特性-1(精).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特性纤维是不能承压的,而复合后纤维的压缩强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玻璃纤维的断裂能约为10J/m2,聚酯的断裂能为100J/m2,而复合后玻璃钢的断裂能105J/m2能量吸收机制:断裂拔出脱粘4.1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4.2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界面理论4.3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结合类型4.4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理4.5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4.6界面分析技术4.1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4.2.1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1、树脂固化过程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脂胶束层-树脂抑制层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内,以固化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固化,形成了中心密度大、边缘密度小的非均匀固化结构,密度大的中心称为“胶束”或“胶粒”,密度小的叫“胶絮”。在以树脂本身官能团进行固化反应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胶束的高密度区和胶絮的低密度区。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脂胶束层-树脂抑制层高表面能下界面区形成“致密层”+松散层,低表面能下界面区形成“松散层”。复合材料界面区的作用:(1)使基体与增强体结合形成材料整体;(2)在外场作用下承受载荷时,基体通过界面将应力传递至增强体,增强体承受了主要应力,基体承受的应力较小,界面区则承受从增强体表面至基体表面梯度分布的应力。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4.2.2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润湿理论化学键理论优先吸附理论可逆水解理论扩散层理论(补充)防水层理论和摩擦理论(自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完全润湿的条件是:液态树脂的表面张力必须低于增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1)树脂对增强体表面必须很好地浸润才可使树脂与增强体紧密接触。2)树脂与增强体两相间的结合是属于机械粘结与润湿吸附3)解释了增强体表面粗化、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界面结合力的事实4)课本P39-40中提到偶联剂涂敷玻璃纤维的情况。单纯以润湿好坏来判断粘结效果是不全面的例2、表4.2聚酯层压板的弯曲强度例3、用Br2破坏偶联剂双键后得到的聚酯板强度无显著增强例4、碳纤维经氧化处理后,表面官能团增加,得到的复合材料强度增大。化学理论的局限性(1)当碳纤维被柔性聚合物涂层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而该涂层不含有和基体及增强体反应的活性基团,此处只存在物理效应;(2)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表面其表面能降低,对树脂浸润不利。(3)应力松弛问题光弹研究表明,基体树脂从固化放热冷却到50oC,可产生11.5MPa的径向压力,5.8MPa的横向压力,这种热效应足以使材料破坏,这种热应力是如何松弛的呢?化学键理论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玻璃纤维是否经偶联剂处理,对树脂胶料中各组分(包括树脂、固化剂、交联剂或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有差异,即吸附有选择性,提高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大改善树脂对增强体的浸润由于优先吸附,可在界面上形成所谓的柔性层,即欠固化的可塑层,松弛应力集中的作用。4.2.4可逆水解理论可逆水解理论用来解释硅烷偶联剂的偶联作用机理,同时来说明松弛应力的效应以及抗水和保护界面的作用当有水存在时,可与水在玻璃表面竞争结合,因为偶联剂与玻璃表面的Si-OH基形成氢键的能力比水强,发生两类可逆反应。作用:对水产生排斥使界面上应力松弛形成-断裂-形成的动态结合状态可保持一定的粘结强度刚性聚合物层偶联作用松弛应力抗水和保护界面可逆水解理论无法解释热塑性树脂/玻璃纤维系统的界面粘结机理。4.2.5扩散层理论两相的分子链互相扩散,渗透,缠结,形成了界面层。扩散过程与分子链的分子量、柔性、温度、溶剂、增塑剂等因素有关。相互扩散实质上是界面中发生互溶、粘结的两相之间界面消失,变成了一个过渡区域剥

度聚酯的溶解度参数为10.3(cal/mol)1/24.3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结合类型界面结合状态与断口特征基体与增强材料间不生成化合物,只生成固溶体在界面上生成的固溶体并不导致复合材料性能的降低,主要是增强材料消耗使强度降低。假定(1)基体中的扩散物的原始浓度为零,(2)基体表面上扩散原子的浓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等于该元素在基体中的极限溶解度,(3)基体为半无限的物体,(4)扩散系数与浓度无关。浓度随界面深度的变化关系可由扩散的菲克第二定律描述: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D=Aexp(-Q/kT)式中,A为频率因子;Q为扩散激活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式可以计算出欲达到一定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haij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