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Logo

真核微生物概述

1

酵母菌

2

丝状真菌——霉菌

3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4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CompanyLogo

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

真核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存在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细胞器:细胞核

线粒体

中心粒

高尔基体

溶酶体

叶绿体

CompanyLogo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差异

主要差异

细胞大小

细壁组成

遗传物质的位置

CompanyLogo

真核微生物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物。

CompanyLogo

真菌的分类

Ainsworth分类系统

G.W.Martin分类系统

真菌——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以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真核微生物。

CompanyLogo

1、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多糖为骨架,含少量蛋白和脂类

低等真菌:纤维素为主

高等真菌:几丁质为主

藻类细胞壁

纤维素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CompanyLogo

鞭毛

数量少,形态长

具有运动功能的细胞器,比原核生物复杂

纤毛

数量多,形态短

构造与鞭毛类似

2、鞭毛和纤毛

CompanyLogo

3、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基质: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中间丝等3种蛋白组成的细胞支架,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的功能

内质网: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质中与细胞基质隔离,彼此相通的囊腔系统

粗糙、光滑

核糖体:大亚基60S+小亚基40S=80S

原核生物:大亚基50S+小亚基30S=70S

CompanyLogo

主要细胞器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胞外分泌

溶酶体: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细胞内消化作用

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毒害和分解脂肪酸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能量——“动力车间”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液泡:存储营养、维持细胞渗透压,溶酶体功能

CompanyLogo

第二节酵母菌——yeast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1.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

能发酵糖类产能;

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活。

特征

CompanyLogo

一、分布

分布:偏酸性的含糖环境。水果、蔬菜、蜜饯的表面,果园土壤中与环境有关。

种类: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酿酒

面包

乙醇、甘油发酵

石油脱蜡

基因工程的真核受体菌

家养微生物

CompanyLogo

二、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Saccharomycescerevisiae细胞的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分化。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细胞壁由甘露聚糖、蛋白质、葡聚糖组成,含少量几丁质。

CompanyLogo

三、酵母菌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根据能否进行有性繁殖,可将酵母菌分为:

●假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真酵母: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CompanyLogo

1、芽殖

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有限(平均24个)

出芽方式:

多边出芽、两端出芽、三边出芽、单边出芽。

环境适宜时,可出现假菌丝

无性繁殖

CompanyLogo

出芽痕和诞生痕:

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蒂痕)。由于多重出芽,致使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

芽痕

BreadYeastwithBud

CompanyLogo

假菌丝

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芽殖过程

有些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细胞

文档评论(0)

182****8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