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学习总结

古代农业的开展历程

生产工具

的改良

耕作技术

的提高

农作物种

类的丰富

水利灌溉

的开展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商周

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粟、稻、黍、

稷、麦、桑、

春秋

战国

铁农具

和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耦犁,出现犁壁

代田法、

一年一熟

漕渠、白

渠、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曲辕犁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一年两熟和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一、中国古代经济开展的共同因素和根本特征

1.共同因素

(1)客观因素: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良、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出版、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开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开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2.根本特征

(1)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局部,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3)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到南的转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4)工商业的开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中国古代工商业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及影响

工商食官

在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的开展

坊市制度

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

海禁

明清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闭关锁国

清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1)兴旺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兴旺的手工业生产。明朝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兴旺的商业。一批大中城市的兴起,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以及明朝中期以前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泼。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白银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途径

(1)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如在苏州和杭州,机户开设“机房〞,雇人经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2)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如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出现“暑袜店的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

两者的不同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进行的经营是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是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3.特点

(1)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兴旺的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是十分微弱的。

(4)从地位看,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其力量远缺乏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比拟

时代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维护

封建

统治

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

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

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古代农业开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时期

防范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稳固封建经济

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了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典例分析(2022·课标全国乙卷,25)右图为汉代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