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课件 第2章 自然美.pptx

《大学美育》 课件 第2章 自然美.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美育;;目录;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从自然中获取食物,对日月运行、风雨雷电、季节更替、洪水泛滥等自然力量充满了敬畏。在他们的眼中,人要受到自然“神灵”的支配,所以他们贡献祭品、跳起舞蹈、刻画图案,希望取悦“神灵”,以求丰收或避祸。步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古的人类靠着饲养、种植生活,对自然的恐惧有所减轻,但依然敬畏、依赖自然,任何一次自然的“风暴”,都会给他们带来灭顶的打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逐步提升,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慢慢地由敬畏自然、依赖自然转变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在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后,一次次严重的环境与生态危机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西方一些哲学家、艺术家提出重返自然的价值主张,呼吁人们贴近自然,体味自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切身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开发了生态美学、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等一系列学科,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找回对自然的情感与信仰。;目录;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华重要传统文化,道家经典《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指出自然是一切的根基。儒家中,宋代理学家程颢提出“天人本无二”(《宋元学案》);心学家王阳明说“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答季明德》)可见儒家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天心”与“人心”相通,即人与自然相与为一。;比德:春秋战国时期,以自然之美喻君子之德的“比德”之风盛行,孔子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借水的活泼代表“智”,借山的浑厚比喻“仁”。在《离骚》中,屈原便是借物比德,以“香草”以表明自己修身清洁,行为端正,清廉仁德,以“恶草”比喻朝中的奸佞小人。;;中西方自然审美观差异;目录;;风景之美;自然环境的恶化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觉,进而使人们对过往的作为开始反思。在这股浪潮中,“生态学”得以诞生。生态学被称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建立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美”??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我国将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对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以保护环境。;目录;;;;自然界的生命千姿百态,从微小的原生生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每一种生物都独具特色,展现出了生命的光彩溢目之美。鱼儿跃出水面,春风拂过杨柳,鸟儿压低枝头,羚羊在旷野中奔跑,苍鹰在天空中翱翔,白鹇摇摆着羽毛,海豚追逐着鱼群??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独具的韵味和美感。

生命意味着变化和创造。从生命诞生之初,到亿万年后的今天,大量的物种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和调整,展现出了自然和生命的不断演进之美。正是这种美,让人们可以更好地认知和欣赏生命,同时也推动着人类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