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完整版】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dfVIP

【中医完整版】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完整版】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医完整版】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转自只有你不懂

1.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

形成的标志,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为中医

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在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论述了

药物的四气五味、七情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皋

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

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善滋阴泻火,后世称“滋阴

派”。

李皋论内伤,重“补脾胃”,后世称为“补土派”。

4.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整体理论)、(恒动理论)和(辨证论

治)。

5.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

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6.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运用、变化和

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7.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

本原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

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证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

征构成,能反映疾病在特定阶段的病变本质。它反映当前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矛

盾的主要方面,可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9.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思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如昼为阳,夜为阴;火为

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阴阳的基本特征;最具有阴阳特征性含义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性,水性寒凉、下行、

阴暗,属阴;火性温热、上腾、光亮属阳,所以相互对立的水与火最具有阴与阳的基本特

征,进一步推演、引申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向的、上升的、温热

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

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阳的属性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

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

或现象的范畴之内,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3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

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

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

阴等。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

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

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

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

“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

转为阳证。

治疗

损其有余:即实泻之,阳胜利热,热者寒之,阴性寒,寒者热之

补其不足:即虚补之,针对阴或阳的虚损,采用滋阴或温阳方法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