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技术根底与应用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电、制造类课程编码:

课时数:90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电工技术根底与应用》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要能正确分析简单的电路,能运用电路的根本定律对电路进行计算。学生要能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根本概念及根本电工知识,要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能自己收集学习参考资料。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四个实际的工作情境为教学载体,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掌握电工技术根底与应用的方法。

其次,本课程标准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的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电工证》职业资格中的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技能培养为主,理实一体化。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内容、符合工作过程的具体工艺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电路的根本概念和根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分析、电容、磁场和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相量法、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非正弦周期电路、瞬态过程、信号与系统。平安用电以及各直流与交流量的测量实验与方法。掌握电路分析、电路图的分析能力。常用电子电器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及三相异步电机常见故障排除等技能等工程,以工程为单位内容,通过具体工程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总目标

针对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结合电工行业迅猛开展的现状,我们将它定位为电子电器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和根本技能。有常用电类仪器仪表的运用能力。电子装配与设计能力。电子产品的维修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直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的素质较高的初、中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正确分析简单的电路,能运用电路的根本定律对电路进行计算。能自己收集学习参考资料。学生能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根本概念及根本电工知识,学生要能学会各项实验的电路连接,实验方法和实验测量和总结分析。要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

2、课程具体能力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质量、本钱、平安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培养电路分析、电路图的分析能力。常用电子电器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学生要能正确分析简单的电路,能运用电路的根本定律对电路进行计算。能自己收集学习参考资料。

(2)学生要能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根本概念及根本电工知识,要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

(3)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排除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后继课程的联系

为后续的《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具备了分析典型的交、直流电路的能力、识别与绘制简单的机械图和电气图的能力以及平安用电根本常识。

《电工根底》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根本课程。

〔二〕课程根本理念

1.坚持中职性,表达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表达在尊重学生的知识根底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表达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表达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开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开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开展。尊重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开展能力,在夯实专业根底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根底。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开展。

4

文档评论(0)

199****47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0212102200004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